“感谢韩森!”
而在叶菲姆的报道中,无数正在电视机前观看新闻的人都对韩森极其歌曲有了巨大的印象,敢以莫斯科这个俄国首都的名字命名,倘若是一般的歌曲和名字,相关部门肯定会插手介入,但是韩森演唱这首歌曲,命名这首歌曲以莫斯科的称谓,却是被俄国官方媒体给直接现场直播报道了出来。
俄国对于韩森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但即便如此,当有人询问韩森在俄乌战争中是否支持俄国时,韩森还是以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回答,他只能说自己只支持和平。
这样一碗水端平的态度,俄国并没有多做表态,但乌克兰方面却似乎已经暴跳如雷,其发言人在被记者问及怎样看待韩森在俄乌开战期间,创作的那些反战歌曲时,接连多次的用遗憾这个形容词来回答,甚至声称华夏歌手韩森的暧昧态度,会将俄乌双峰拖入更深的战争泥潭。
当然,这样的神发言也是偶尔有之,毕竟歌手对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中,作用并不是很大,但是因为韩森本身自带的热度,却是成功的人许多不关注这场战争的人注意到了韩森,凭空的增添了俄乌之战的热度。
许多中立客对于乌克兰的态度都很反感,但对于乌克兰官方来说,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只要能赢得这场战争,那就是好手段。
但乌克兰这样的态度,显然会让俄国人民对韩森更加喜爱。
于是就造成了韩森抵达俄罗斯的时候,一度造成了万人空巷的画面,着名的莫斯科红场上,二十多万人齐聚,几乎堪比阅兵时的盛况,在今晚发生。
倘若不是莫斯科方面派出卫兵维持秩序,再次发生纽约演唱会时候的惨况,并非没有可能。
而在苏联央视对韩森的演唱会现场进行了实时报道后,整个莫斯科乃至俄国几乎都沸腾了,在互联网上,当现场观众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相关演唱片段发到网上后,无数人都对韩森“感恩戴德”。
“这将是一张莫斯科的名片,当全世界都在流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歌时!”
“韩森的热度是空前的,他创作的每一首新歌都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上霸占各国热搜榜!”
“华夏微特热搜榜已经出现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了!”
“霓虹国和美利坚的社交网站上也出现了!”
“各大搜索引擎上的相关搜索词条已经达到了上千万,太可怕了,这样的搜索人气,也就只有韩森能创造了!”
“上帝啊,神一般的歌手,他的出现,就是来打破纪录,创造奇迹的……”
此刻,《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已经在网络上聚拢了大量的人气。
而在莫斯科奥林匹克演唱会上,韩森的演出则仍然在继续,在无数人热血沸腾的呐喊声中,韩森演唱了《烟花易冷》、《青花瓷》等这具备强烈华夏风的歌曲。
和过往的演唱会一样,现场的观众竟然也是自发的进行了大合唱。
这一幕,让包括安德烈和叶夫根尼在内的观众都激动不已,因为这是只有在韩森的演唱会上才会发生的一幕。
别的歌手演唱会一场最多也就一万人,但韩森的观众却是十倍起步。
同样的歌曲,不同的人数,所大合唱出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我爱韩森,更爱他开的演唱会!”
无数人心中都涌起同样的想法。
因为当十万人合唱出《青花瓷》、《烟花易冷》的时候,所有人都能直观的感受到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然后爱上这种感觉。
这是在独处的时候所感受不到的效果。
甚至许多人一生中都没有听到过十万人同时在面前呐喊,其震撼程度,比想象中古代战场两军对垒时的呐喊还要震撼人心。
当演唱会进行到中场的时候,韩森则又带来了一首新歌。
“接下来,我将演唱一首新歌,这首歌叫《喀秋莎》!”
舞台上,刚刚唱跳完《比利·简》,引起全场沸腾、尖叫大韩森,坐在地板上,拿起一瓶矿泉水,朝头上浇了一下,等体表温度稍微降下去一些后,在所有人的呐喊声中,韩森继续说道:“这也是我送给脚下这片土地的礼物。”
台下,有一名脸上有点点雀斑,皮肤白皙,扎着双马尾辫的俄国女孩,一脸惊喜的捂着嘴巴。
旁边的朋友更是激动尖叫,不断的摇晃着马尾辫女孩:“喀秋莎!喀秋莎!这首歌叫《喀秋莎》!”
“我知道,我听到了!”马尾辫女孩此刻因为太过激动,眼睛竟然流出了泪水:“我的名字就叫喀秋莎,我的名字就叫喀秋莎!
”
这句话一出,附近听到的观众都是回过头来,向马尾辫女孩道贺。
但并没有人表现出太过奇怪和震惊的神色。
因为喀秋莎本就是俄国很寻常第一个人名。
其最初的意思,就是俄国人对小女孩的一种称呼,和华夏人对女孩称呼为“丽丽”、“芳芳”、“香香”等神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