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是这个动作,使得徐长生的袖口处漏了手腕出来。不光是月小鱼,就连若离都看到了徐长生手腕的伤痕。
已经结痂了。不光是手腕,徐长生的大拇指也有一道看着像是被利器伤到的伤痕,这些伤痕虽然看着不吓人,但是都是新鲜的。
一定和厉鬼有关系。
徐长生选择不说,那么月小鱼也好,若离也罢,也就选择不问。
或者说,日后再问。
只要厉鬼除去,徐长生安好就行。好歹这边没有更多的损耗。
不过......只是没有更多,而不是没有。
若离想了想,决定把之前发生在那个废弃宅子的事情告诉给徐长生。
“徐前辈可能还有一件事情不知道。”若离发誓,她确实没想过之后说出口的话会差点把徐长生给噎死,因为她是看着徐长生放下碗才说的,“我和容小龙在和月姑娘以及赵帛相遇之后,我们遇到了厉鬼......而且厉鬼,还是赵家的两个护卫变化的。”
“什么?”徐长生的声音听起来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
很闷,但是好歹还能让若离听得懂。
听懂的若离解释道:“厉鬼。我们遇到康乐的时候,他们为了证明容小龙是容家的人,故意杀了无辜的村民,反正中间还挺麻烦,抓了我们不说,还困住了。然后......”
若离大致说了当时颜康为首的操作。
同时还把颜康自诩自己是南顺康氏的事情添油加醋说了一遍。
冒充南顺康氏的颜康,或许是因为生了一张和南人很像的脸面,而产生的冒充行为。冒充的颜康不仅给容小龙带来了现在北荒的现状,还告诉给容小龙一些当年南顺的建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就包括方卿和没有提及过得,元后的手帕交的康氏。
康氏是南顺当时世代负责鸿胪寺的家族。属于和元氏关系亲密的。自然在当时那北渡的时候逃不过。跟着一起踏上了北荒的渡船。
而众所周知的就是,在当时的南顺的小皇子元朗北渡三年之后,容氏最后一批的逃兵,也就是继容安的下一任家主容城,带领末路的容氏投身地狱门,不知道是间接还是直接,还是巧合。反正,在此之后,隔相江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连下了三天三夜,导致隔相江周边村落被洪水淹没,而无人证明,多年前的安阳水患,到底和这场隔相江的滔滔江水滔滔有没有直接关系。
若离从没有讲过的是,在容氏投江地狱门之后,加上村落水患,之后又经历了安阳水患之后,宝成帝暗中下令,停止了朝廷对于容氏残余的追杀。
宝成帝表示,只要容氏不开眼,就可以继续活着。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方卿和可以把若离光明正大的带到金陵生活的原因。
若离不是个见不得光的存在,不予楼知道,安逸侯知道,叶小国手也知道,就连淮南王当初,也没有对很小的若离凶过。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淮南王的儿子是容氏的徒弟的这种复杂关系。或者说,是淮南王间接害的佛果挖掉了眼睛的缘故。
淮南王并没有对若离黑过脸。
方卿和几乎可以断定,宝成帝其实一直知道并且默许了方卿和把容氏的女儿带在身边。
这种默许,或者说容忍,有很复杂的因素在其中,并不是若离这个心智和年纪的人能够完全解读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宝成帝是早晚都要不予楼消失的。而宝成帝也比任何人都要明白,不予楼消失关键是什么。
所以宝成帝很复杂,既容不下指路人,又不能让指路人全部死翘翘。
也就是在这种复杂中,若离才能够安然无恙的活在金陵城里。
不过不管是对于方卿和还是对于若离,不予楼既不是狡兔,她也不是走狗。她不要那口锅,方卿和也不会给她那口锅。
方卿和只要不予楼死。
她只听过赵帛含糊讲过,赵帛也不懂其实,赵帛是听赵小楼说的。当初还小的赵帛,很愿意为了让若离多理会他一会儿讲很多的话。
赵帛告诉若离,方卿和恨不予楼。这是最大的缘故。
而宝成帝,也不能够允许不予楼壮大。所以几乎算是默认了若离可以留在方卿和的身边,哪怕是开眼。
至于方卿和为什么恨不予楼,那就要扯上方卿诚的死因了。
而对于方卿诚的死因,其实不必拿出什么证据的,因为不予楼中,有人承认了。
不光是承认了,还承认的喜悦至极,当初喜悦至极的成县令洋洋得意地告诉容小龙:“我们和方氏斗争多年,死了一个方卿诚,再来一个方卿和,我们都没怕过......偏就怕他身边有牌面.....所以,实在太恐惧他身边的孩子们了。结果,老天还是垂帘我们不予楼啊......天就把不予楼送到了我们面前。不早不晚的......死了一个凤台算得了什么?我们有了容氏,就有了千千万万个凤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