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我必须马上回去!
可没过多久,赵构又说不走了,因为经证实,赵榛回开封纯属假消息。
既然是假的,开封多危险啊,路途遥远劳民伤财的,我还是待在扬州吧。
可还没等赵构安生几日,又有一道消息传来,金兵要渡河了。
金兵渡河可比赵榛渡河更吓人,赵构马上下诏宗泽和韩世忠,率部“逆战”。
宗泽是前线老将,而韩世忠,则是赵构的亲信。
1090年,韩世忠出生于延安,从小习武,勇猛异常,十五岁加入西军抵御西夏,作战勇敢,虽然年纪小,但是深受西军将士敬佩。
不过韩世忠的仕途却非常坎坷,虽然他军功卓着,却每次都被上司抢了功劳,到靖康之变前夕,他还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团练使,这一年他三十七岁。
事情的转机就发生在靖康之变,赵佶和赵桓被金兵掳走,赵构在济州(今山东济宁)任兵马大元帅,他的臣属都劝他称帝,这个时候韩世忠也带兵赶到济州,拥护赵构称帝。
韩世忠带兵击退进犯南京应天府的金兵,赵构得以在商丘登基,为感谢韩世忠,赵构授予他光州观察使的官职,正五品,第二年,韩世忠升官为定国军承宣使,正四品,一年时间连升几级。
韩世忠随赵构来到扬州,任御营左军统制,负责保卫赵构,但是现在金兵渡河南下,保护赵构要提前了,韩世忠连夜集齐本部人马,开往前线。
赵构下达逆战诏令,对主战派来说是求之不得,尤其是宗泽早就箭在弦上了,他是前线老大,经过严密的分析,他制定了一个完美的作战计划。
首先是安排隔河观望的马扩,虽说赵构命令马扩“一人一马不得渡河”,但是又规定马扩受诸路将领节制,所以在宗泽的合法“节制”下,马扩带领军队渡过了黄河,屯兵大名府,据此进攻洺州(今河北威县)、赵州(今河北赵县)和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
按照宗泽的筹划和部署,除了马扩一军之外,还有王彦一军自滑州(河南滑县)渡河,进取怀州(河南沁阳)、卫州(河南汲县)、浚州(河南浚县)和相州(河南安阳)等处,王再兴一军自郑州进兵西京(河南洛阳),另外还有杨进、王善、丁进和李贵等诸军头领各率所部,分路并进。
宗泽预料,各路大军一齐过河之后,则两河一带各路山寨的义军遥相呼应,人数将超过百万,那些金军阵营里的契丹人和汉人也会响应,整个抗金形势将一片大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宗泽发出了第二十四封奏章,恳请赵构御驾亲征,来开封镇场子。
赵构心想,金军都要渡河了,开封离金兵那么近,你们就那么有信心打赢吗?父皇和大哥就是在开封被捉走的,那里是不祥之地,我可不能以身犯险。
所以,赵构对宗泽的请求还是视若无睹,说了不去就是不去。
可怜宗泽,望穿秋水,思念成河,赵构就是不给面子,一气之下,七十岁老将一命呜呼。
临死前,宗泽饱含热泪念了一首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然后指着北方说了三个字:“过河!过河!过河!”接着他的手轰然落下,一代名臣,溘然长逝。
宗泽一死,前线军队群龙无首,成了一盘散沙。
喜欢大宋中兴传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大宋中兴传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