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十一月十一日,赵构派出禁军头领辛企宗率领一万禁军,去福建镇压范汝为。
辛企宗能当上禁军统领,只是因为他在赵构南逃途中护驾有功,但是战斗力实在是很渣,他率军走到离范汝为部队还有一百里就不敢向前了。
他派出了小股部队去和起义军打仗,都打败了,现在进退两难。
这时候有个小人物跳了出来,跑到辛企宗面前出谋划策。
这个人叫施逵,在府学当过教授,一个八品的学官,后来收学生贿赂被罢免了。他对辛企宗说,范汝为之前不肯被招安,是没看到朝廷的威力,现在将军你大军压境,他心里正打鼓呢,一个私盐贩子,哪里扛的了多久,上兵伐谋,将军如果信得过我,我去为你招降他。
辛企宗一听,正合我意啊,于是就派施逵去招安范汝为。
不得不说,施逵忽悠功底过关,硬是凭着一张嘴招安了范汝为,之前朝廷派来招安的中央官员比他差远了。
施逵真有这么厉害吗?后来辛企宗怀疑,施逵就是范汝为派出来的间谍,实际上是范汝为想麻痹朝廷。
范汝为被招安后,却拒不服从朝廷的安排,要他解散军队他也不配合,并于1131年绍兴元年十月再次造反了。
这次造反,范汝为的声势更大,占据建州(今福建南平),危害闽北,并频繁对浙南、江西东北部用兵,拥兵十余万。
福建安抚使程迈上书赵构指责辛企宗消极打仗,要求换人,赵构也觉得派辛企宗出来没办成事,于是调回前线的韩世忠,由参知政事孟庾(音与)押军,率三万官军前去福建镇压范汝为。
名将大军,范汝为哪是对手。1132年正月初四,韩世忠经历千难万阻,率军围了建州城,起义军浴血奋战。
正月初九,起义军筋疲力尽,韩世忠部队趁机破城,起义军死伤数万,私盐贩子范汝为逃到了一个山洞中,正是他起义的回源洞,自焚而死。
正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起义军余部负隅顽抗,但是因为没有统一的调度指挥,随后被韩世忠一一剿灭,总共被杀三万多人。
范汝为起义被镇压后,那个给辛企宗出谋划策的施逵,也被降了罪,贬到了琼州(海南岛),但是在押往琼州的路上,施逵竟然跑了。
施逵心想在南宋是没有活路了,于是跑去了伪齐,后来伪齐灭亡,又去了金国,改名施宜生。
施宜生毕竟在南宋是做过学官的,于是他去参加金国的科举考试,一举中了状元,从此在金国官运亨通。
后来完颜亮(迪古乃)夺了金国的帝位,施宜生被任命为从四品的翰林直学士,帮皇帝写写诏书,算是完颜亮最亲密的人之一。
施宜生还被安排给完颜宗弼(兀术)写墓志铭,文采飞扬,被金国贵族争相赞誉。
后来完颜亮(迪古乃)一心想南下征服南宋,于是派施宜生出使南宋去探探路。
施宜生一想,自己在南宋那么多熟人,还是个叛逃的罪犯,怎么好意思去呢?于是他就一再推脱。
可完颜亮(迪古乃)就是想借施宜生侮辱南宋,你看看,你们的逃犯在我这里得到了重用,你们干脆也从了我吧,保你们荣华富贵。
施宜生没办法,只好带着副使耶律翼去了南宋。
南宋对金国上使礼遇有加,施宜生却觉得浑身不自在,但是因为耶律翼在旁边,他也不敢多说话。
接待施宜生的是南宋的吏部尚书张焘,有一天张焘带施宜生去游览名胜古迹,施宜生觉得张焘人不错,就在欣赏风景的时候摸着胡子说了句:“今日北风甚劲。”
接着又要题词留念,对张焘说道:“笔来!笔来!”
张焘作为南宋的组织部长,那是相当的头脑灵活,他一听施宜生的口气,就知道这是暗示北方的金军马上就要南下,必定要来。
张焘悟到了施宜生的暗语,金国副使也不是吃素的,耶律翼一回去就告发了施宜生,说他泄露军机。
完颜亮(迪古乃)叫来施宜生:“朕当你为心腹,你却出卖朕,果然是北服虽然穿在身,你心却依然是中国心啊。来人啊……”
施宜生被完颜亮烹杀,就是放入大锅里活活煲成汤,享年73岁高龄。
施逵的一生传奇,还被改编成了京剧《北风紧》,他到底是汉奸还是忠臣,只能让后人评说了。
韩世忠镇压了范汝为,另一边的钟相杨幺起义,更是声势浩大。
喜欢大宋中兴传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大宋中兴传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