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不错!”
“正是如此。”
“正是小神医你说的这些,同本宫所想不谋而合。”
“小神医,你……,本宫找你前来,果然没错,果然没错!”
“……”
“正如小神医你说的那样,新立的衙门行署,可以做的事情同样有很多,还可以更加正式、更加完善。”
“朝廷有大灾小灾的时候,可以举行慈善义举,筹措民间的善心为用。”
“平日里,本宫觉可以接纳一些善心人的募捐。”
“京城内外的佛道寺庙宫观之中,每一日都不知有多少香火香烛银子,那些银钱,大多数都不为大用。”
“都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
“若是有那样的一个行署立下,那些人肯定也有心意。”
“如此,国朝安康的时候,亦是可为许多善心义举之事,救助孤寡妇孺之人,资助一些有心的学业读书人。”
“……。”
“只是。”
“本宫眼下对那个衙门的人员规制,还没有很好的解决之法。”
“没有真正的官位落下,一些人大可能不会长久停在那里。”
“若是落下真正的官位,又有些不妥,也容易引来一些不必要的觊觎,京城内想要做官的人很多很多。”
“此外,慈善之事,涉及的钱粮很多。”
“若然一些人生出坏心事,直接走了,诸事难料,那个衙门行署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思来想去,还是没有妥善之法。”
“小神医,你既然能够想到那些,不知可有上佳之法!”
长乐公主喜不自胜,不自觉整个人从椅子上起身,清目泛着别样的神采,看向小神医,柔软的双手轻轻拍合。
此为心绪。
此为心情。
对于小神医的才学、才干,自己虽说一直都很相信,然则,此刻更为入心。
自己所想,绝对没有同小神医说过。
然则。
刚刚说了一些,小神医便知自己所言深意,甚至于还思忖的更多,更加齐备。
岂非……心神相通?
小神医。
先前自己还有些不确定,此刻,已然无比肯定,小神医绝对可以帮着自己完成那件大事。
“公主过誉。”
“过誉。”
“公主之意,应该是希望那处衙门行署可以长久的运转下去,可以源源不断的将慈善心意落于天下间需要的人身上。”
“欲要做成那件事,定要有一些好处落下的。”
“单靠一颗心,一些人短时间内还无碍,长时间就不好说了,不提太多,单单参与之人的吃食用度,总归是要解决的。”
“事情做好了,奖励也是要有的。”
“既然公主寻找挑选读书人为用,不给予官位也是不足够的。”
“全部给予官位,也不为好。”
“如此,我觉可以参照内务府诸司的规划立下,衙门品级无需太高,四品衙门或者五品衙门就好了。”
“品级太高,没有必要。”
“品级太低,一些读书人也不愿意。”
“行署的内部无需太复杂,提升也无需太苛刻,关键在于流转,每一个位置上的内部官员,任期三年左右就要更换。”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只要内部整体架构不乱,许多事情就轻松了。”
“若是能够在那个衙门做的很不错,任期有满,就算调往其余衙门行署,也不为坏事。”
“对于进入其中的读书人而言,也是一条可以看得见的路。”
“对于那些举人、生员而言,应该是心喜的。”
“……”
“当然,那些都是我的一家之言,是否可为,还是要细细商榷的,历来,新建一个衙门行署,非小事。”
“尤其还是一个准备长时间存续的衙门行署。”
“……”
秦钟也是起身,以观长乐公主此刻的明丽花容,心中也是喜意之,希望所言有用。
此外,若是能够帮着长乐公主将那个衙门行署立下,与有荣焉。
倘若真的立下,长远的事情不好说,但只要一些人还在京城,那么,那个衙门行署就不会差。
“相仿内务府诸司的衙门?”
“内务府诸司的品级,大多数都是五品吧?”
“也就是郎中、员外郎了。”
“另外一些人,有些特殊。”
“新立一个那样的衙门行署,嘻嘻,小神医说的有理,其实慈善义举之事不为麻烦。”
“若言很重要,比起朝廷的其它事,也不尽然。”
“近年来,既然一切顺利,成效也很好,新立衙门还真有那个必要。”
“嘿嘿,小神医,我觉……不如就直接定在四品衙门吧,慈善义举诸事不为大,还不如尊其位,好歹让里面的人更加欢喜一些。”
“至于将来转调其余衙门的时候,就按照五品规格就行了,内部的俸禄待遇,可以高一些的。”
“想让马儿跑得快,吃的好一些还是有必要的。”
“何况,还只是招录一些非进士出身的举人、生员,那些人很多很多的,若然那些人得知有这样的一个衙门,肯定会很喜欢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