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德之所以能躲过重重侍卫看守,顺利入宫,正是元卿的手笔。
是她早早就吩咐下去,让人看到了也当作没看到,必须保证他一路上的通行顺畅。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至于原因,自然是她知道,仅凭荣惠公主一人,做不出这样挑拨她与玉盈的事情。
当初她迫于康熙的圣旨,将荣惠公主养在身边多年。
这些年里,她和胤礽对荣惠公主的关注很少,但该了解的事情她是绝没有半点含糊的。
并且她很注重孩子们的教育,但荣惠公主并不爱书本一类的东西,所以也没学进去多少。
若非有人刻意提点,以荣惠公主肚子里那点东西,根本想不到这一步。
只是元卿一直不确定,那个人到底是谁。
如今才总算是弄清楚了。
元卿说道:“派人将坤宁宫外的奴才撤了,一会儿有客人要来。”
秋晚不解道:“主子怎么确定她一定回来?”
“这么多年她在荣惠公主身边做得很好,自然是个聪明人,是聪明人,就知道现在该怎么选择。”
“所以,她一定会来。”
………………
第352章,处置庆德。
没过多久,刘嬷嬷就到了。
她顺利进入坤宁宫后,秋晚正在殿门外等着她。
“皇后娘娘等嬷嬷多时了,嬷嬷请。”
刘嬷嬷先是一愣,但很快就明白过来,她笑道:“多谢秋姑姑。”
然后,她跟着秋晚一起进入殿内。
现在元卿还没到出月子的时候,不宜见外人,所以秋晚只是带着刘嬷嬷在屏风外站着。
“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元卿将手中的小公主交给瑚兰嬷嬷,笑道:“刘嬷嬷免礼。”
“谢皇后娘娘。”
刘嬷嬷起身后,元卿问道:“刘嬷嬷今日怎么倒有空到本宫这里来?”
“奴才前来是有要事回禀皇后娘娘。”
借着元卿的话头,刘嬷嬷将庆德私自入宫,撺掇荣惠公主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言语中不乏无能为力的心酸之意。
“不知庆德从前与公主说了些什么,现在公主有任何事情都不愿告诉奴才,奴才的劝谏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元卿又问道:“那你可知他们如何互通消息?”
刘嬷嬷说道:“神武门有一侍卫从前受过瓜尔佳氏的提携,公主和宫外的信,都是派宫里的奴才小姜子去找他便是。”
“那侍卫做事很谨慎,所以消息来得并不频繁,上一次的消息还是跟着秀女们一起带进来的。”
元卿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怪不得她前些日子让人去守着宫门的消息,却查不出端倪,原来上一次竟是一两个月以前的事情了。
元卿思索了片刻,说道:“此次荣惠必须要跟着太皇太后离宫,所以这些日子你在她身边伺候,要多加注意,本宫会让秋芷去宁寿宫帮忙,有什么事情,你就告诉她。”
“至于其他的,你不必担心,这件事后,本宫会给你养老的银子,送你离开。”
“奴才多谢皇后娘娘恩典!”
刘嬷嬷跪在地上,感激地不停向屏风后的元卿叩拜。
不同于宫里其他嬷嬷都是八旗选出来的人,她是先太子妃的奶嬷嬷,是卖了身的奴才,一辈子翻不了身。
她甚至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能重获自由之身。
元卿让秋晚将刘嬷嬷送回宁寿宫,秋芷也在不久后以帮忙的名义到了太皇太后的身边。
秋芷是会功夫的,帮刘嬷嬷传些消息,自然是游刃有余。
而接下来的几天里,荣惠公主感冒、发烧、呕吐、腹泻等各种病症轮番上演。
为了保证太皇太后的行程不被耽误,胤礽直接派了五位太医住进宁寿宫。
能治好便治,治不好就先上路再治。
总归一句话,不去是不可能的。
荣惠公主见她闹得这一出又一出的都没有作用,心里也慌了。
急忙让人给庆德传消息,让他想想办法。
但直到太皇太后离京当日,她都没有收到回信。
眼瞧着自己马上就要上马车离宫了,荣惠公主再也找不出其他什么理由可以拖延时间。
最后被刘嬷嬷给拽进了马车里:“今日皇上、太子爷、各位郡王爷和文武百官们都来为太皇太后与公主辞行,公主切不可再任性妄为了。”
“惹恼了皇上,公主将来更得不到皇上的宠爱,甚至连太皇太后的庇护也会失去,到那时公主还能依靠谁!”
荣惠公主顿时停住了哭声,呆呆地望向刘嬷嬷。
仔细思索,她的话也并无道理。
自己本就不受宠,若是再没了太皇太后这个靠山,只怕更没人将她当一回事了。
之后,荣惠公主不哭不闹,跟着太皇太后的队伍离京。
胤礽带着弘昭、弘昕他们一起,将太皇太后送至城门外,才启程返回宫中。
随后,胤礽立刻命人,将富达礼、庆德,及其他有牵连之人全部带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