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为何这些符文会不断地演化?”三头蛟再次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渴望。它虽然不懂符文之道,但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强大力量与奥秘。
王宁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这个问题,他也想知道答案。
他凝视着那些不断演化的符文,心中暗自思索:这些符文之间似乎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抗,而龙族的龙文,在这对抗中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节节败退。这究竟是为何?是龙族的龙文已经失传了太久,还是这些符文之中蕴含着更为古老与强大的力量?
这一刻,王宁与三头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对于这神秘莫测的符文之道,他们都有着太多的不解与好奇。
龙文每一次细微的变化,都仿佛触及了宇宙间某种深邃而隐秘的幂力,这种力量在悄然无声中重塑着这片广袤的世界。
那是一种超脱于凡尘俗世、难以言喻的玄妙存在,即便是如王宁这般见多识广之人,也无法精准地捕捉其真谛。
他不禁喃喃自语:“难道这真的是龙族独有的气运所致?因违背了古老的誓言,它们遭到了天地的遗弃与不容?”
气运,这个词汇本身就充满了无尽的玄学与奥秘,千百年来,无数智者试图揭开其面纱,却终究无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然而,正是这种难以捉摸与证实的特性,让所有人都无法否认它的存在,它就像是一股无形的力量,默默左右着世间万物的命运。
王宁望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暗自思量:“看来,确实是龙族背弃了古老的誓言,引来了天地大道的怒火,从而镇压了它们的气运。而那些在空中蜿蜒游走的黑线,无疑就是上天给予龙族的严厉惩罚。”
他没有急于做出判断,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石门下方,那里刻着一行极为细小的字迹,似乎是后来者匆匆留下。
这行字小得几乎难以察觉,字迹潦草而凌乱,透露出一种紧迫与不安,甚至有些笔画因为匆忙而相互交织在一起,难以辨认。
王宁凑近细看,终于看清了上面的内容:“后来者警惕纣王。”
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如同一道惊雷,在他心中炸响,让他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毛骨悚然。
商朝,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朝代,它的诸多秘密早已被历史的风尘所掩埋,后世之人只能从有限的文献中窥见一斑,而其中最着名的,莫过于那本《封神演义》。
然而,即便是这部被后世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对于商朝的秘密也不过是语焉不详,留下了无数令人费解的谜团。
此刻,王宁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求知欲,他想要揭开这一切背后的真相,却又深知这条路将充满未知与危险。
尤其是这整件事情的起因,更是让人匪夷所思,难以捉摸。竟然仅仅是因为商纣王在一次祭祀中对女娲娘娘表现出了一丝不敬,就无端地招来了整个商朝的覆灭之灾。
灭国也就罢了,这本是君王无道的应有之罚,可与那些无辜的商朝百姓又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呢?
他们何罪之有,为什么要让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去承受这种灭顶之灾?
天神若是要惩罚,直接把商纣王弄死不就行了,为何一定要牵连上一大群无辜的百姓,让他们一同陪葬?这一点是王宁始终无法理解的。
其次,就是关于人皇的身份和力量,按说人皇本身是没有什么修为的,只是一个凡间的统治者,但商纣王似乎有些不一样。
虽然人皇有天地气运的庇护,这点倒是能说的过去,可为何在商朝灭亡之后,还要搞出一个封神榜来?
后来很多人经过研究和推测,都逐渐明白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封神的本质其实就是找人替死。
所谓的神,其实只是失去肉身的元神而已,而那些在封神之战中活下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完整体,也就能够超脱凡尘,成为真正的仙人。
王宁在心中想了很多,反复琢磨着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但最终还是一头雾水,感觉这地方处处都透着诡异和不解之谜。
“公子,要不我们还是待在这里,不要轻举妄动,等宫殿的阵法自然消失吧?”三头蛟看似在小心翼翼地询问王宁的意见,其实它的语气中充满了恐惧,浑身的鳞片都在微微的颤抖,透露出它内心的极度不安。
“你难道是怕了?不敢继续向前探索了吗?”王宁猛地回头,眼神犀利地看了三头蛟一眼,神色中带着几分讥讽和不满。
三头蛟一听这话,立刻就仰起了头,强装镇定地说道:“不可能,我怎么可能怕呢?公子你说怎么搞就怎么搞,我一切都听你的。”
“我也怕。”王宁的声音微微颤抖,没有丝毫掩饰自己的恐惧。
这上古密辛的涉及,即便是他,作为这一代人皇,心中也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惊恐,那种怕得要命的感觉几乎要将他吞噬。
三头蛟见状,不禁傻眼了,它从未想过会从王宁口中听到“怕”这个字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