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行丰这话问得众学子们一怔,他们觉得还能为什么,还不就为了考取功名吗?
只是当时仅四岁的知府大人真的懂得功名二字何意吗?
他们记得他们自己四岁的时候,不说玩泥巴,甚至现在想起来,都是不记事的年龄。
他们突然觉得功名二字在那个连懵懂都算不上的年纪,还真不足以支撑一个人起早贪黑,日夜不缀,努力整整二十年。
“你们也猜不出来对不对?
那我便讲讲我的故事吧,或许无聊,但可能能给你们一些启迪。
我幼时家贫,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天天粥水都是水里找米。
而且我是当时体会了耕地种田的辛苦的。
我的哥哥也因为生病,就没了。
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就是个穷字。
往平凡了说,就是我接受不了这份穷,更受不住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
往高尚了些说,便是我穷可以,但我不能让我家所有人都一辈子过这种苦日子。
所以在我家提出送我读书时,我牢牢的抓住了机会,而且他们当时提出来的是就送我读两年。
我自然是格外珍惜,恨不得能将书本直接塞进脑子里才好。
我当时想的便是,要快,将一本本书赶紧塞进自己脑子里面。
所以我仅用了一两个月时间就将三百千给消化了,又用了不过一年多将四书给学完了,然后五经我也在七岁那年学完了。”
底下一大片的抽气声,都觉得许行丰这学习速度简直神人也,他们也都是考取了秀才功名的,但都最少十岁才将四书五经学完。
而许行丰竟然七岁就学完了,简直变态呀,难怪人家二十三岁能中状元,比不得比不得。
“你们听着是不是只觉得很羡慕,觉得我厉害,但这只是你们听到我的成果罢了,概括起来不过寥寥几句。
听到的都是我的荣耀,却没瞧见我背后到底为之付出了什么。
首先来说练字吧,我每日卯时起床,练字半个多时辰,然后锻炼身体,洗漱上学,在学堂里我就将夫子所授都给完全背了下来。
然后下午空闲时间不仅完成课业,还将剩余时间用来不停练字,提前学习新的课程。
我之所以能比你们花少接近一倍的时间就啃下四书五经,那是因为我每日在学习上花的精力不止你们的一倍。
你们或许上课走神,或许空闲时间休息,而这些我都没有,我一直在同时间赛跑。
当时我的愿望就是能得个童生,让家里高兴,也能以后因为功名不在地里啃食。
但后来我得了县案首,我的愿望明显膨胀了,一个人是不满足于现状的,因为我见到了许多太过优秀的人,我不甘于平凡了。
所以我制定学习时间表,在府学的时候,我恨不得一刻掰成两刻钟用,每天练字,学习武术,听讲学,学六艺,在藏书阁里看各种书籍。
我有太多太多的事要干,为了学习效率高,我制定了学习时间表格,每天按部就班,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
就这样,我一日复一日的努力,每日都是想着我再前进些,直至今日,我也未曾停歇,回首才发现自己居然已经努力了二十多年。
其实不说你们,许多人,我的同窗,亲人,他们都问过我累吗?
我告诉你们,累,但值得,因为人就活一次,因为只有一次,所以我必须为之努力,在史页上留下我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不愿庸庸碌碌,所以我努力,而你们愿意庸庸碌碌吗?”
学子们听着这振聋发聩的话语,心中激荡。
对呀,人因为只活一次,所以珍贵,因为不想庸庸碌碌,所以要努力。
只是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他们能做到吗?
毕竟他们刚刚听着许行丰的学习过程,只想说一句,这状元你应得的。
他们自问怎么样也做不到这般,想到这一个个刚刚燃起的激情瞬间灭了。
“你们是不是觉得自己做不到像我这样努力?”
“嗯。”
底下学子一个个垂头丧气,但又异口同声应是。
许行丰听着倒没有觉得他们是扶不起的阿斗。
他自己毕竟是重活了一世,四岁时便有了成人心智,而且他这般努力,其实最主要也是因为他想走向高位,将二十一世纪许多新兴的东西运用进古代,想着万古留名。
所以他的动力明显是他们的好多倍,不能一概而论。
“你们可以像我一般,首先定学习时间表,如果无法管住自己,可以几个同窗约着,一起学习,互相约束。
在这点上,我和你们院长他们也商量了,要开自习班,希望大家踊跃报名,这样就有夫子帮着约束你们,也算是外力推动。
其次,你们应该学会制定目标,而且是小目标,最好是每一旬便有一个目标。
比如你策论不好,那就去藏书阁找策论相关的题目和文章,先做,再修改再背诵,一旬定每日一篇的量,踏踏实实完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