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兵的,在军部,总政,他级别有点高,很忙,不是想见就能见的,你运气好。”
……
很忙的张铁军同志直接回了家,进了门急火火的去找自己的小棉袄去了。
“爸爸。”妞妞看到爸爸高兴的跑过来。
“在玩什么呢?”张铁军把女儿抱起来亲了亲,心里这才感觉踏实了,琢磨着得让我把家里到处都检查一遍,可别有什么安全隐患。
“你这是干什么呢?”张妈被张铁军给弄懵了,这家伙急匆匆的进来就找孩子。
“回来的时候在车公庄天桥那块儿,”张铁军把事情给张妈讲了一下:“特么的我越想越怕,感觉就像咱家孩子给撞了似的。”
“不骂银。”妞妞伸手去捂张铁军的嘴:“不系好孩子。”
“好,不骂。我没骂。”
“骂也,你说,特么的。”
“是挺遭心的,这破事儿,那当爸妈的得多心疼啊,无妄之灾你说说,这个得管管,那公共设施怎么成了暗器了呢?”
张妈也是感觉身受,抽着脸埋怨:“现在这人哪,就特,就没有个能负责的,什么玩艺儿。咱不学你爸。”
“我学了。”妞妞呲着小白牙笑起来。
“我爸呢?”张铁军这才想起来自家老爸。
“在后院儿,他还能干啥?闲不住呗,说帮你姥把地收拾收拾,都好几十年也没干过农活了,也不知道他能收拾个啥。”
“哪有,我记着我上学咱家还种地呢。”
“你也跟着去过是不?”张妈给张铁军整理了一下衣襟:“那不也是好几十年了呀,那都是八三年以前的事儿了。”
那个时候是老张家最困难的时候,张爸张妈整天拼了命的想挣钱还债,又养猪又养鸡的,还开了不少地种菜,就寻思能省点菜钱。
主要是那时候吧,张妈以为自己活不长了,就想着趁着自己还在能多挣一点是一点儿,怕她走了张爸带着孩子日子没法过。
那个时候的夫妻呀,真的是劲往一处使,精神是连在一起的,什么都是为了这个家。
所以那个时候的家庭也是最稳定的,虽然穷了点,物资少了点儿,但是有奔头,幸福感特别强。
后来条件好了,物资也是要啥有啥了,但是好像,人都有点不会活了。
其实八三年那个时候,张妈一个月就能挣三四百块钱了,一个月相当于张爸上半年班,在当时那个时候可以说挣的不是一般的多。
就算那样,两口子平时过日子也是算来算去仔仔细细的,什么也舍不得,最多也就是买肉能比一般人家次数多了点儿。
肉买回来张妈和张爸也没吃上几口,都是紧着孩子,总是变着法子想让孩子吃好点穿暖点。
话说那个时候张铁军和张铁兵都还小,都还不大懂事儿,有肉那是真吃啊。
张铁军还要强一点儿,偶尔还知道给张妈夹一块,张铁兵那是闷着头只管啃,吃的嘎嘎香。
八三年秋天老张家分到房子上了楼,从那以后才不种地了。想种也没有地方了。
这一晃十几年时间过去,早已经物是人非,这十几年间的变化比前面四十年加起来都要大。不是老张家变化,是整个社会都在飞速的变化。
最多也就是老张家变的有点猛。
“我记着上楼以后没地种了,我爸还在他们班组弄木箱子养菜来着。”
“可不嘛,”张妈就笑:“你记性真好。你爸可爱弄那些东西了,那前姜和韭黄蒜苗啥的可贵了,你爸就自己生,还养的挺好的。”
“谁呀?”小妞妞听了半天也没大听懂,着急了:“说谁呀?”
“说你爷爷呗,你爷爷可厉害了,啥都会。”张铁军亲了亲女儿:“走,找爷爷去。你今天怎么没和哥哥弟弟玩呢?”
“我,我陪奶奶呢呗,你傻呀?都不在家。”
“我琢磨着勾几双拖鞋,她就稀罕上了,可爱看了。”张妈捏了捏孙女的脸蛋儿:“将来长大也能是个手巧的。”
“那不挺好,你这一身技艺也算有人继承了。”
“还是算了吧,过去干活是因为没办法,等她们长大了就好好享福,还想着干什么活?什么都有卖的。”
张妈是个妥妥的多面手,家里活什么都会,而且只要是会的都能做的特别好,在没干个体户之前就靠着裁缝勾织绣这些也能挣到钱。
那时候家里总是堆着不少布料,都是左邻右舍送过来加工的,做一套毛料三块钱,一条布拉吉一块五,在那会儿属于是挺贵的手工了。
一到冬天老张家总是一屋子的大妈大婶大姐大嫂,都是过来想跟张妈学勾织刺绣手艺的,张妈也不藏私,想学就教,人缘特别好。
“我感觉这个你可说错了,不管条件怎么样,该会的还是应该学一学,会几样手艺又不压人。”
“到时候看吧,她要是真想学我就教教,估计够呛。”
娘仨出来去了后院儿,来到老太太的菜地这边儿。
老太太现在确实比以前精神了,腰杆瞅着都直了不少,她在那指挥,张爸和黄大姐干,在清园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