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不管?你这么反对它。”
“要管。”张铁军笑着点点头:“这一百三十几家都需要整改,治污不达标就关闭,后面会统一个建设高尔夫的标准出来。”
“不信。”黄文芳小脸红扑扑的,声音像在撒娇:“原来搞高尔夫的都是什么人你不知道?他就不改你怎么办?”
“不敢就查封,或者让他经营不下去,那还不简单?”张铁军看了看黄文芳,这家伙是尝到滋味了这是,这劲头真足,看样子又来劲了。
“怎么会经营不下去?”
“我派人堵在他大门口,来一个抓一个查一个,你说还有没有敢去的?”
这个年头能天天跑去高尔夫玩的,不是当官的就是有钱的,就没有一个是能禁得住查的。一个都不会有。
就是这么肯定。
“那你为什么不想建?你把污染降下来不就行了?”
“我都说了呀,太浪费土地了,有那地方我搞个农林牧场不是更好?再说加上治污设备那成本可就上来了,能玩得起的更少了。”
“到了。”开车小武提醒了一声,按了下喇叭把车拐进小区。
门口的保安看到了车窗上的通行证,拦都没敢拦,直接把横杆给挑的高高的。
这个时候的丽京花园还没有后来的围墙,整个小区也还没有全部完工,里面的草坪绿地也都没有全面铺好,还露着一块一块的泥巴地。
小区就在温榆河边上,面朝西南方的河水,是个挺扭巴的方位。
小区的东南侧是一个配套的小型高尔夫球场,西北侧是刚刚动工的丽斯花园小区,整个周边还全部都是农田野湖。
门前的那个高尔夫球场也还不存在,还是一片河滩湿地。
要不怎么说这东西应该管制起来呢,原来建的基本上都是占的湿地或者林地,它这么做可不是为了什么风景好,而是方便用水和排污。
用水不花钱,直接从河里抽,然后大量的污染水直接就流回到河里去了,不声不响的。
黄文芳过来看的是一个独栋别墅,三百二十个平方,要价七十五万美元,四年的时间只涨了百分之十,这个升值的速度到是不快。
不过主要原因还是大部分人买不起,和房子本身到是没什么关系。
这房子买入的时候是强制要求外籍户口的,但是转售就没有这个要求了,谁都可以,这也是很多有钱人买外销房的基本方法。
当然了,黄文芳本身就是外籍户,怎么买都没问题。她的户口这会儿在伦敦。
新加坡和英国都是不承认多重国籍的国家,她成年以后一直在英国学习和工作,新加坡籍就自动被注销了。
新加坡的法律规定,公民满二十二岁以后,如果还拥有其他国籍,那么本国公民身份就自动注销。二十二岁以下不管。
而英国具有多重国籍的人真心不算少,她那个规定就挺迷的,可能是看心情。
“你一个人住搞这么大干什么?再说你一年也住不到多少时间吧?”张铁军陪着黄文芳楼上楼下看房子,越看越不理解。
这光是收拾卫生也得费老劲了。
这小区里有双拼,联排和独栋三种别墅,还有公寓楼。
“我又不是一个人,总不能我自己住在这里让她们住外面吧?我要吩咐点事要个资料还得跑半个城?”
那到也是。
不过,你的助理团队都住在这里的话,那我往哪床呢?张铁军看了看黄文芳,没敢问。
“要不要我付钱?”
“要。”
“……”行吧,看来不管什么样的女人内芯里也都差不多的。
卖房子的人是个拉纤的,这几年京城这种拉纤的人特别多,特别活跃,基本上都挣到了钱,有的还挣了大钱,就像这个房主。
他是自己花钱把房子买下来,然后收拾一下再卖出去。这种方式投入大但是赚的也多,利润要比单纯对缝高好些倍。
像他这么干的人不少,不过一般都是弄杂院儿或者小四合院那种,玩楼房的不多。
主要是需要的本金太大。这个时候平房还不值钱。
拉纤儿就是中介的意思,是过去的两大民间行当之一,另外一个是保媒。
“房子可以,我们买了,不过,你得把家具全部给我换了。”来到一楼客厅,张铁军直接对拉纤哥提出了要求。
“这家具都是新添的,原来啥也没有。都是新的。”
“你拉回去吧,我们不要,要么你全给换了,要么你拉走降点价儿。”
“不是,哥们儿,图啥呀?就图一个折腾我?”
“你自己买的什么家具心里还没数吗?我住进来真出点什么事儿你赔不起。”
“怎么了?”黄文芳问。
“他这家具都有问题,全得换,你闻不到刺鼻子的味儿?”
“闻到了,我还以为新的都是这样放一放就会好,不是吗?”
“那肯定是啊,新的哪有没味儿的?放一放就成了。”拉纤哥在一边解释。
“估计没有个三年五年的散不掉,三年五年也散不尽,”张铁军说:“虽然证明不了这东西和白血病有直接关系,但是确实会引起白血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