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们肯定不知道,”小崔瞪着小眼睛看着观众:“所有经费都是龙凤基金会自筹的,没花国家一分钱。
也包括你们的奖学金和助学金,还有捐建的那些图书馆实验楼,这几项还没包括在这七十亿里面。”
哇……
“那你们知道龙凤基金会是从哪里来的钱吗?我要提醒你们,龙凤基金是国家级私募基金,是不向社会筹集善款的。”
“不知道吧?这个龙凤基金会就是张将军一手创立的,基金会花的钱全部来自张将军个人和他家里的企业。”
小崔从兜里掏出来一张纸,打开看了看:“据我们了解,截止到这个月,龙凤基金会在教育,交通,医疗,扶贫助农,
绿化,抢险救灾以及社会福利几个方面,这些年已经累计支出了,一千五百二十二亿,人民币。一千五百二十二,亿。”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所有人都热切的盯着张铁军。
张铁军搓了搓脸,就知道,这事儿没有这么简单,这个老杨在搞事情。
其实他们统计的这个数字并不准确,实际花的要比这个多,大差不差吧。
“您家里怎么这么有钱呐?还需要人吗?”小崔收起纸张,一脸期盼的看向张铁军。
“你想去呀?”
“我想去。”一个学生大声喊。
大家笑起来,张铁军往那边看了看:“谁说的?你是学什么的?想到基金会工作没有什么限制,大家都可以。
不过要求还是有的,就是要能吃得起苦,我们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农村,在山区,在比较偏远的地方,需要长期出差驻扎。”
“你们工资高吗?”小崔替大家问了一句。
“还可以,”张铁军点了点头:“工作还是比较辛苦的,本身又是在帮助更多的人,肯定不能让自己的员工光吃苦。
工资的话,我们是参照申城的工资标准来计算的,那边要高一点儿,现在公职人员的平均工资差不多九百多接近一千块。
京城是五百多,五百一十七块,最高八百左右应该是。
另外有一些出差补贴补助这些,去的地方越远越苦这个补贴就会越高一点儿,然后有配车,有配安保人员。”
“有房子吗?”小崔又问。大家都笑起来。
“有。”张铁军点了点头:“房子其实不算是薪酬了,这是员工福利的一部分,基金和我家里的公司都分房,我们自己建。”
“京城有吗?”
“有。除了藏区以外每个省都有,每个省的大部分城市。”
“现在不是说都不兴福利房了,都是商品房。”
“是,国家的政策是房子商品化,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不过这和给员工建设福利住房也并不冲突。
我感觉,一个企业或者公司,如果你不能给你的员工解决生活上的基础需求,那是不合格的。
你连自家人都照顾不到,怎么为社会做贡献?说出来也都是假的。
你连这些都做不到不去做,你怎么让你的职工全心全意工作?是吧?这是最基本的东西,忠诚是需要交换的。”
“那您认为的基础需求都有哪些呢?”
“吃穿住行呗,工资要能养家,有吃有穿这是最基本的,然后就是住。其他的,医疗,赡养老人,抚育孩子,这些都算。
我们这边连找对象都在操心,不停的组织各种联谊,就这样还有死心眼的找不到媳妇儿。”
大家都哄笑起来。
“你为什么那么有钱?”有人尖声喊了一句。
“你为什么这么有钱?”小崔帮着问。
“我呀?我……运气比较好吧。”张铁军搓了搓下巴:“你们是不是认为我是当了官才有的钱?错了,我是先有的钱。
我原来就是钢铁厂一个普通的全民职工,子弟技校毕业的。
我父亲也是普通职工,钳工,我从小到大念的学校都是子弟学校,然后长大了进厂,在我之前是接班,到我这得念技校了。
可能是受家庭影响吧,我妈妈没有工作,八零年第一批当了个体户,我从小就要帮妈妈出摊进货这些,做家务,知道他们有多辛苦。
然后我就想挣钱,做梦都想,想挣许多许多的钱,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参加工作以后,……实话实说哈,”张铁军扭头看了看后面的背景墙,上面四个大字,实话实说。
“对,在这就要实话实说。”小崔笑着点头。
“实话实说,我上班的时候不算是好工人,你们没在钢铁厂干过活,不知道那地方有多苦多累多脏,戴口罩都挡不住灰。
我们是倒班,四班倒,年轻人觉也少,所以那个时候空闲的时间比较多,我就开始做生意。
最开始是倒服装,然后自己建了个商场,就是这样,慢慢的就做大了,手里有了钱以后挣钱就快了。
现在是最好的时代,机会特别多,只要肯吃苦肯努力,成功的机会很大。”
“后来呢?”
“后来……就挣到钱了。后来我就当兵了,刚开始是文艺兵,唱歌,我原来还参加过好几年的大年晚会儿,是国防大毕业以后才不演出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