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林雪纯和罗凯铭到沪市外出的这两天,在明面上都没有去过房契上面的地址。
所以,林雪纯把所有的房契都给这位赵副市长看了后,说道:“赵市长,虽然我们小时候在沪市生活了几年,但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我外祖父给我留下了这些产业。
等拿到他留下的遗产时,我们已经在港城生活多年了。
对于这房契上的地址,我还真是有些摸不准。那里现在还有房子吗?
我外祖父给我留下的信里说,那里有一套花园洋房,还有几条街的商铺,好像还有一栋公寓楼。
当初都是找了外国的设计师来设计建造的,这每一间的房契都有,应该可以都收回来吧?”
赵副市长看到这些房契,激动得都快哭了。
他不是感动的,而是害怕的。
这套花园洋房他知道,准确的说,不止他知道,基本上所有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都知道那里。
因为在之前那段日子里,某委会的负责人曾不止一次的想住到里面去,但都因为担心影响不好,而最终放弃了。
没想到,眼前的这两位港商居然是宅子的主人,那花园洋房一直空着,归还给他们也无所谓。
商铺虽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空置的,只要他们交一下这么多年的维护费给房管局,还给他们也不是不可以。
最让他为难的,就是那栋公寓楼。
那公寓楼里面住着的都是恢复名誉后,专门从他们被下放的地方请回来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
这些人经历过动荡后,不追求什么名利地位,就想要安稳的生活。
现在他们好不容易在那栋公寓楼里找到了归属感,如果在让他们搬走,一时半会儿的他们找不到更为合适的地方来安置他们,也担心突然让他们搬家,会让这些人的心里再度产生动摇。
许多恢复名誉后的专家学者都因为心灰意冷而远走他乡,留下来的这些,大部分是因为有家人在这里,自己不想离家人太远,本身也不想再折腾,才留下来专心研究工作的。
现在如果要让他们搬走,反正是要折腾一次了,很有可能这些人就直接折腾出国了。
但是人家手里又有所有的房产证明,赖着不还是肯定会影响沪市政府的形象的。
一时间,赵副市长好像被人架在火上烤着一般,瞬间全身都是汗。
但面上还是维持着笑容,说道:“我对于这个地点的情况还不是特别了解,现在也给不了二位确切的答复。
这样吧,我等一下回去后就去落实一下这个问题,最晚后天,肯定给二位一个结果,怎么样?”
林雪纯和罗凯铭又哪里听不出来这是他拖延时间的说辞呢?
但两人也不介意,总要给人家一点儿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只有沪市政府这边把公寓楼里现在住户搬迁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才能方便他们之后的谈判。
赵副市长见两人都同意,瞬间松了一口气。
又说:“二位来到沪市已经多日了,因为我们的工作失误,致使现在都还没有尽地主之谊,今天晚上我和我们市政府的几个同事,在新亚定了包间,欢迎二位远道而来。”
罗凯铭乐了,林雪纯说:“赵市长,我祖籍就是沪市的,来沪市算回家,你们不用这么客气的。
不过,既然您那边都安排好了,那我们也就不推辞了。
恭敬不如从命,我们先提前谢过您的盛情款待了。”
商量好了下午来车接他们的时间,赵副市长就火急火燎的离开了林家老宅。
他现在特别着急去找人商量那栋公寓楼的事情。
果然,市长一听林雪纯提出来的要求,眉头也皱了起来。
立刻通知了城建部门和房管局的领导过来,四人一起去了那个地址。
花园洋房、三条街和一栋公寓楼全都走访了一遍后,四人才又坐在办公室里商量了起来。
商量之前,市长还让秘书给刚刚回到京市的张干事打电话,询问林雪纯是不是个好说话好商量的人。
得到对方“林女士的话不多,但却是个很看大局的人。”的回答后,四人才又坐下,开始提出了自己各自的意见。
房管局的局长说:“他们平时都在港城,这次回来不管是省亲也好,还是投资也罢。
咱们已经把他们家的老宅还给他们了,够给他们面子了。
那花园洋房已经破败成那个样子了,也可以还给他们。
最近很多人来我们房管局咨询商铺出租,那三条街上的商铺,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全部租出去。
公寓楼里住的人又全都不能动。
咱们能不能劝他们主动把公寓楼和商铺都捐给咱们沪市政府?
这样……”
“这样只要不是傻瓜,那是指定不能答应你的。”城建部门的领导没等他的话说完,就直接反驳道。
赵市长也觉得这样处理不妥,说:“要是他们没有房产证明,还能这么操作。
可我都看过了,每一间商铺和公寓都有产权证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