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韩重锦骂韩星晖起床那么晚,许子杉有些尴尬。
要不是了解韩重锦的为人,他这话都可以理解为指桑骂槐,嫌弃她不知羞耻。
韩星晖脸色难看,马上就要桀骜不驯地怼回去。
被韩奶奶一句“分家”给带偏了,问道:“好端端的,分家干什么?”
分家还不是怕你过不下去,早点给你们一些钱!韩重锦心里话没说出来,但是一想到他打鱼没出息,马上又要一个“逆子”骂出口,韩奶奶立马又打断他。
笑着回答韩星晖:“你们都结婚成家了,各有各的工作,大家又不在一起,咱们韩家不搞大家族那一套。趁你们哥嫂都在,咱们开个家庭会议,把家里该分的分一分,该说的都说清楚。”
分家这个词儿对于许子杉,是很新鲜的词儿,她活了三世也没有经历过“分家”。
进了前院堂屋大厅,她看见两个嫂子脸上的古怪表情,低眉没说话。
苏静好抱着三娃,慈母情深地教三娃咿咿呀呀地学说话,张思文心浮气躁。
按理来说,她是最希望分家的。
她和韩星言都有很好的工作,韩星言军衔已经到了大校,再稍微努力一把就能升任少将。
她娘家父母和兄弟都级别很高,他们无疑是这个家庭以后最有出息的一家。
但是如果不分家,搞大家族,大哥一个书呆子虽然科研成果突出,但是毕竟待遇就那么点死工资,三弟就别提了,混在一起,绝对是占便宜的那一房。
但是她一想到韩星晖一个打鱼的,许子杉一个连教师都被开除的,就又不怎么想分家了。
因为分家了,这份钱对大房二房顶多算锦上添花,而对于老三,闹不巧在盐仓镇都能成为首富!
她莫名地心里不舒服。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不可说破。
韩家也算是豪门,公公婆婆有身份有地位,财产也不算少。
韩重锦和程艳秋在韩星晖结婚前就已经在韩奶奶的要求下,准备给他们三兄弟分家,也拿出了方案。
看三个儿子、儿媳都到齐,程艳秋把一份清单放桌子上,给大家看。
盐仓镇的老宅归韩星晖和许子杉,韩重锦和程艳秋给韩星玉与韩星言各补贴1万块钱。
韩重锦和程艳秋还有价值800万的黄金、存款等。他们俩留200万,其余600万,三个儿子,每家200万。
“这800万,其中500万是我的嫁妆折算的,另外300万是你们爷爷奶奶给我们的,我们一直没有动用,我和你爸爸的工资收入,都养你们三个了。”
程艳秋说的800万,是当初的陪嫁银圆和金条兑换的。
苏静好和张思文都没有说话,脸上表情是愉快的。
现在的社会,大家族一般不会分家,长辈到死都会死死握住手里的权力和财富,以防儿孙辈不孝顺,把家业都败光。
但是韩重锦和程艳秋是留过洋的,是现代思想,他们只想各个儿子凭本事自立门户。
程艳秋说完,问他们兄弟有什么意见?
韩星玉说钱、玉石宝物都不要,他家里什么都不缺,他已经是科研组的带头人,完全能养活老婆孩子。
韩星言跟着说自己够吃够用,现在也没有到啃老人的地步。
其实两个哥哥都知道韩星晖是需要家里照顾的,他打鱼能挣几个钱?用工分换粮食,一年到头能拿到手一百多块钱就不错了。
果然,韩星晖大言不惭地说:“你们不要我要,长者赐不可辞,给我吧,我的那一份我拿着。”
许子杉不差钱,但是不要白不要。
张思文和苏静好都不需要这份钱,但是她们也不想韩星晖夫妻俩拿。
人就是这个心理,我不啃老,你也别要那一份钱。
不患多寡患不均,就是这么个理儿。
张思文原本以为韩星晖也会撑个面子,说他和许子杉挣得已经够吃了,没想到他竟然大言不惭地收下。
那,岂不是他们大房、二房吃亏了?
忍不住笑着说:“三弟,我们都别要了,爸妈交际应酬很多,我们还年轻,不要啃老。”
韩星晖偏偏不上道,说:“我和许子杉都没有工作,缺钱,我那一份我留下了。”
张思文继续说:“你们没工作,但是你们也不少挣钱,你看弟妹的嫁妆在整个东埔区都是头一份,要说没钱,也没人信。”
“她的嫁妆是她娘家给她的伴身钱,你的意思叫我以后卖她的嫁妆吃饭过日子?”
“你这话说得可真难听,我怎么会叫你卖弟妹的嫁妆?我的意思,在乡下不见得就日子过得艰难。你愿意向父母拿你的那份钱你去拿,我们管不着,但是这老宅不能都归你。”
韩星晖冷眼看着韩星言:“这是你的意思?”
韩星言对张思文说:“你别说了,一切事由爸妈做主,我们是小辈,哪有那么多的话?”
张思文却有点恼火:“老宅是咱们共同的祖居,给了老三,以后大家回来住哪里?老三不能因为在老家生活,就把持家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