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么大一笔交易,作为阿菲卡负责人的莫尔多万,把用于零售的那车军火押回驻地,就亲率车队,来到边境和博柯圣地交易。
“下次见!”
交割清楚,两路人马在镜头中分开后各回各家,时间也正式来到了午后。
得知夏屿他们很忙的老吴,午饭没弄得太复杂,盛好的盖浇饭送到了会议室,雀鹰A则继续跟踪那支军火商的车队。
“他们这好像在转圈?”
吃着糖醋里脊,数字4组的组长eins发现了不对劲儿。
“没错的,他们这是在防备博柯圣地。”
夏屿也有这个感觉。
“是得要防备,军火商的人手精锐是精锐,但数量普遍较少,镜头里差不多能看到30人,老窝顶多还有20个。”
对方总共50人,这是老克估算的数字。
凭借优势火力和更高的单兵素质,他们能抵抗住一个营的黑哥,可是对方来上1000人也得跪。
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些人选择绕圈子,甩脱可能存在的跟踪。
可惜博柯圣地没在后面,“关爱”来自天上。
这是甩不掉的,再就是雀鹰A能做到12小时以上的长续航,靠的是能够不用回收,燃油烧完了直接在附近开伞降落。
唯一的问题是不能超过C/UHF双波段视距数据链250公里的极限控制距离。
夏屿已经把发射控制车派出去了,只要跟着向坭日尔方向移动,就能作为信号中继车把控制距离延伸至500公里。
但这件事也让他上了心,或许他该拆一架察打一体无人机上的卫星中继数据链模块,升级雀鹰A的远程部署能力?
察打一体是好东西,可对火力极强的集火防务而言有点鸡肋了,参与打击任务的频率明显少于长时间的监控任务。
而且必须机场起降,起飞降落容易被监视,夏屿更需要可以野战部署的弹射无人机。
还得拥有超视距测控和信息传输能力,可以进行跨国跟踪。
当然了,满足这些条件,还具备打击能力就太完美了,毕竟有个两发导弹,关键时刻就能应急,而不会放过稍纵即逝的战机。
这些条件组合起来,听起来有点像雀鹰B啊!
夏屿想到了髪国人可以带两发长钉的雀鹰B型无人机,除了没有卫星中继数据链模块,在非改装状态下就有12小时的续航。
他用系统稍微优化一下,飞24小时,采用卫星中继控制不是梦。
求着买不合适,现在就等萨赫勒地区战乱再起,髪国人撑不住向集火防务呼叫支援的时候再利益交换了。
现在雀鹰A凑合着用还行,这一时半会儿的并不着急。
夏屿一直认为无人机才是未来战场的主角,光消费级无人机就能玩出花来,更别说专门的军用无人机了。
像逐渐取代火炮观察员的炮侦无人机,可以用直升机这类平台投射的小型侦察无人机,炮射、管射的载具抗干扰无人机……
这些都是打全面战场,高强度代理人战争用的,在阿菲卡战区就太大材小用了。
从企业运营的角度这是不经济的,可从探索战争发展多种可能的大国角度,消耗点样机又算什么?
留出专门的预算,探索正确的发展道路,比大规模列装后发现不对更经济。
“找到了,在这儿啊!”
操纵雀鹰A的罗布兴奋的说道。
“我来看看,这里是一座矿场?”
借助夕阳的最后几缕阳光,夏屿看清了车队抵达地点的布局。
很有想法,把销售军火的窝点设在矿场里,当地人就不会疑惑他们的白人面孔。
而有矿场生意的副业,除了隐蔽、易守难攻外,还能获取不错的投资回报。
像这里就是一座典型的金矿,根据投入的工程机械,还有冶炼设备的数量,每年至少有大几百万乃至上千万欧元的收益。
卖着军火挖着矿,这老板多少还是很有经营天赋的,可他千不该万不该卖军火给博柯圣地。
“耳廓狐,你说我们扮演当地的武装团体,哪天晚上把他们抢了怎么样?”
夏屿询问身旁的老克。
“不动用重装备,全员武装皮卡,炮火支援就用120mm迫击炮,也该让护村队见见血了。”
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护村队从建立以来就一直打辅助,规模都突破200人了,几年下来的死伤都还没到两位数。
因为很有必要接受实战磨砺,强化提升战斗力。
再就是可以从进攻方的视角,寻找矿场防御的漏洞。
能被派来阿菲卡出货的至少也是前特种兵,这样的精英怪很适合做集火防务二线力量的磨刀石。
当然得在一线力量的带领下,夏屿并不希望护村队伤亡太大,控制在10人以内是他能接受的数字。
“也没有空中力量?”
老克询问道。
“只是没有空中打击力量,侦察力量还是有的。”
武直不参与,但雀鹰A到时候会出动,为各关卡的突袭报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