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赵阳立刻召集了军工系统和科研院所的精英骨干,着手规划可控核聚变能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蓝图。
"诸位,可控核聚变能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他目光如炬,语气斩钉截铁,"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陆海空三军装备领域,实现全方位的突破!"
众人闻言,无不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那首长,咱们第一步该从何处着手呢?"军工系统的王总工问道。。
"就从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动力心脏开始!"赵阳信心十足地回答,
"我们要研制出高功率密度,小型化的车载核聚变堆,让坦克装甲车彻底告别燃油时代!"
"您是说,要让坦克也用上核动力?"众人一片哗然。
"没错!"赵阳斩钉截铁,"想想看,一辆配备了核聚变动力的坦克,续航数倍于传统的柴油发动机,还能时速百公里疾驰,简直如虎添翼!"
众人闻言,无不动容。传统坦克受制于燃油的掣肘,机动力始终是"软肋"。可有了核聚变堆,无论是战略机动还是战场冲击,都如虎添翼!
赵阳看着众人渐渐燃起的斗志,继续鼓舞道:"更重要的是,核聚变能还能解决电磁炮的移动电源难题!想象一下,一门车载电磁炮,射速高达十几马赫,精度堪比狙击枪,那得多么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此话一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电磁炮一直是军工领域的"香饽饽",可苦于能源瓶颈,至今难以装车。
如今,"瓶颈"被核聚变能撬开,电磁主武器时代还会远吗?
"就这么定了!"赵阳拍板道,"从现在起,咱们把发展装备级车载聚变堆作为头等大事,倾尽全力,先期在主战坦克和重型装甲车上实现应用!"
"是!"台下的将士异口同声,个个斗志昂扬。
"至于海军,我们的目标更要志存高远!"赵阳又把目光投向了海军系统,"核聚变潜艇,将是我们制海权的一大'杀手锏'!"
"潜艇?那不是早就用上核动力了吗?"有人问道。
赵阳摇摇头,解释道:"传统核潜艇,采用的是裂变反应堆,虽然性能优于常规潜艇,但仍有诸多掣肘。"
"首先,裂变堆功率密度较低,体积庞大,限制了潜艇的空间利用率。其次,裂变堆需要大量冷却水,排放的热污染也不容小觑。更关键的是,铀资源毕竟有限,难以支撑海军的长远发展。"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看似先进的核潜艇,也不过是"初级形态"。
"而聚变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赵阳眉飞色舞,"功率密度比裂变堆高数倍,体积却只有三分之一,用它来替代传统反应堆,不但潜艇吨位可大幅压缩,而且航速 航程都将实现革命性提升!"
众人闻言,无不兴奋莫名。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水下版"的超级高铁!
"更重要的是,有了源源不断的聚变能,我们就能打造真正的终极大杀器——无人攻击核潜艇!"赵阳抛出了更加振奋人心的设想。
"无人攻击核潜艇?"众人面面相觑,一脸懵逼。
只见赵阳神秘一笑:"没错,你们想啊,传统潜艇为了维持船员生存,不得不携带大量物资,占据宝贵的空间。可若是无人化,这些空间就都省下来了!"
"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塞进武器,塞进弹药,搭载重型鱼雷 反舰导弹,甚至携带无人机蜂群,化身为名副其实的'海中杀神'!"
一番话,让在场专家们如醍醐灌顶!是啊,人最大限度"去除",聚变能最大限度利用,潜艇还能干不成大事?
"当然,我们的野心绝不仅限于潜艇!"赵阳紧接着抛出了更多令人激动的憧憬。
"未来,航母 驱逐舰这样的大型水面舰艇,一样可装备小型聚变堆,彻底摆脱燃油的掣肘!"
"届时,舰载机起降不再受限于航母的蒸汽弹射,反舰导弹也不用省着用,大型电磁炮 激光炮更能以聚变能为动力,万舰齐发,所向披靡!"
众人闻言,无不热血沸腾,对这幅宏伟蓝图充满了向往。
"陆有重骑,海有雄狮,那空中呢?"有人迫不及待发问。
提到空军,赵阳顿时来了精神。他环视一周,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出世界上第一架聚变能战机!"
此话一出,四座哗然。大家都明白,战机对动力的要求,比陆海装备更高。毕竟,多一分重量,都可能是飞行性能的致命伤。
面对众人疑虑的目光,赵阳却胸有成竹:"诸位不要小看了聚变能在航空领域的潜力!你们想啊,传统涡轮发动机,推重比撑死也就20,续航还要依赖油箱。可有了聚变能,这一切都将被彻底颠覆!"
"首先,聚变堆功率密度极高,体积小,完全可以内置机身,却能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战机的油箱也就可以'下岗'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