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某匿名计算机技术论坛。
【维吉尼亚密码相关求教】
ID: Ark
发表于:199X-XX-XX 08:37 AM
哥哥姐姐们好!我最近刚开始学习密码学,正在逐步探索中,还在古典密码阶段。在学习维吉尼亚密码时,我学到了破解维吉尼亚密码的关键在于它的“周期性”,通常的破解方法都是和分析字母频率等统计特性有关。
但这里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如果加密时采取的密钥长度恰好与明文长度一致,这样一来,岂不是每个字母都应用了独一无二的偏移量,从而消除了周期性,使得基于频率分析的传统破解手段失效了吗?在这种情况下,维吉尼亚密码是否不就无懈可击了吗?求解答。
---
ID: MantraLover
发表于:199X-XX-XX 09:26 AM
@Ark 居然是新人,看上去年纪还不大,好认真,可爱捏~
---
ID: NotDijkstra
发表于:199X-XX-XX 10:01 AM
这么小就对密码学感兴趣了?
---
ID: Ark
发表于:199X-XX-XX 10:13 AM
@NotDijkstra ?
---
ID: Doc
发表于:2023-04-16 11:06 AM
(*^▽^*) @Ark,欢迎新人!关于你的问题,确实,当维吉尼亚密码的密钥长度与明文长度相等,并且每个密钥字符都不重复时,它变成了一种所谓的“一次性垫”(One-Time Pad, OTP)的概念。在理想情况下,OTP是理论上不可破解的,前提是密钥是真正的随机、保密且一次性使用。
不过,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1. 密钥的随机性:密钥必须是完全随机生成的,任何可预测性都会成为攻击的突破口。
2. 密钥的管理与安全:实际操作中,生成、分发和保存如此长且随机的密钥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一旦密钥泄露,加密信息也就不再安全。
3. 一次性和不重用:密钥绝对不能重复使用,否则就可能通过对比分析被破解。
因此,尽管这种情况下破解变得极其困难,但从实践角度考虑,它并非没有挑战。此外,在现实世界的应用中,还涉及到实施的复杂性和成本问题。希望这能解答你的疑惑!
继续加油吧,期待看到一位密码学界的新星!(*°?°)=3
---
ID: Ark
发表于:199X-XX-XX 13:40 AM
@Doc 抱歉,刚刚妈妈喊我吃饭了,没能及时回复您。感谢您的详细解答!原来密钥的管理和随机性这么关键,看来现实生活里的应用和理论还有很大的差距呢……我会继续深入学习的,也希望能早日设计出自己的加密算法!
---
ID: NotDijkstra
发表于:199X-XX-XX 13:43 AM
设计自己的算法啊,有志气是好事……
---
ID: Ark
发表于:199X-XX-XX 13:45 AM
@NotDijkstra ?
……
泽田弘树有些意犹未尽地关上电脑,接着调低圆凳,直到自己双脚能触碰到地面。
虽然有点舍不得,但是已经到了和母亲约定的使用时间。
他拿着纸笔勾勾画画,用自己的名字为密钥 ,加密了“Noah's Ark”,接着又用统计学的方法反向推导出明文,玩的乐此不疲。
自从他来到霓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他依然没有适应霓虹的应试教育。在这里,学习不再是探索知识的乐趣,而变成了分数的竞赛,每一个答案都精准到仿佛失去了温度。
弘树不喜欢,但为了让母亲放心,他也有在努力适应着。
不过看来弘树的老师并没有看到他的努力。这才转入这个学校第二个星期,他的那位头发烫着小卷的年轻靓丽的女老师,就把他的母亲请到了学校,委婉指出她的孩子或许患有ADHD。
老师叹了口气,说弘树上课的时候总是把书桌的盖子开了关,关了开,看的她眼睛都快花了,旁边的同学也无心听课。可是当老师提醒他的时候,平时寡言到有点没有存在感的弘树却振振有词说他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设计,他只是想研究清楚为什么学校的桌子才用这种低效的、像垃圾桶盖子一样的设计方式,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①
知道母亲可能在为自己的事情困扰后,本就沉默的弘树更沉默了。
他也不是不想和普通的孩子一样,吵吵闹闹,跑跑跳跳,凑在一起互相交换着假面超人卡牌,弘树内心深处其实很渴望融入,但他对周围事物难以抑制的好奇心和独特的思考方式,让他显得格格不入。他更愿意花时间去观察校园里的蚂蚁搬家,或是琢磨为什么树叶的脉络会形成那种特定的模式,而不是参与那些在他看来“常规”的活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