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
娃娃羡慕地点头附和,随后咧着小嘴儿道,“那我退下了,金条吃到肚子里,要慢慢消化呢!不然不能给你涨利息了。”
“去吧去吧!”
沈嘉楠豪爽摆手,脑海中的荧光,瞬间消失不见,他这才满脸兴奋地扑到顾钰怀里。
“顾哥,有了这些金条,我们离开启大礼包,又近一步了。”
“嗯。”
顾钰伸手将人抱住,脸上漾开一抹淡笑,“现在生意做开了,收入会高很多,到时候,我们不定时买些放进去,相信过不了两年,就能把1000两黄金凑齐。”
沈嘉楠激动颔首,“好期待那个大礼包,希望可以给我们带来惊喜。”
顾钰俯身与之额头相抵,“肯定会的。”
————
近一段时间,朝阳大队特别热闹,十里八乡的群众听说这里要建中小学,纷纷都跑来看热闹。
赵刚办事牢靠,请的工程队,口碑极好,对方听说是修学校,觉得这是造福后代的民生工程,因而干得特别卖力细心。
这不,从接下活计到现在,短短不过八天时间,地基就打好了一半,乡亲们看着宽广的占地面积,再听说要建三栋三层楼,羡慕得眼都红了。
朝阳大队的群众,看到他们一副羡慕嫉妒恨的样子,走路腰板儿挺得直直的,就连和人家说话,都是一股浓浓的“绿茶味儿”。
什么,咱村儿不像你们向阳大队离镇上近,上学方便,顾知青心好,心疼大队孩子没书念,所以求爷爷告奶奶地集资给咱修学校。
还有什么,我们村儿的老师,都是大城市来的高中生,哦!还有京大的当教授,京大你们知道吧?
就是首都的大学,哎呦!都是些大人物,也不知道我们孩子,能不能听懂这些老师上课,真是愁人……云云。
别村群众,听着这些扎心的话,一个个心里气得咬牙切齿,面上却是笑着附和,没办法,他们也想自家孩子能来这儿念书。
年前,镇上的学校又走了几个老师,小学两个班,初中一个班都停课了,再这样下去,孩子都没心思上学了。
所以,别人炫耀就炫耀吧!忍忍就过去了,换做他们,村里要是有人给捐一栋学校,说不定比人家炫得更厉害。
村民这边儿想的现实,各大队知青同样也起了心思,尤其是年前和张乔,曲峰一批来的那些人,一个个心里后悔得要命。
早知道,朝阳大队能那么快翻身,他们当初就该到这边插队,听说,朝阳大队的知青,去年一年的收入,七七八八加起来,都有好几百块。
这还不算另外帮制衣坊做衣服领的提成,他们好些知青下乡干几年,都没挣到那么多钱呢?
想着些,有些脑子转得快的,就拎着东西去找了赵刚几个干部,言语之间都在暗示他们,中小学建成后,楠钰学校肯定需要大量教师,他们愿意过来服务。
这换到从前,朝阳大队的干部,那是巴之不得,绝对拍巴掌欢迎,但,去年在知青办受的气,他们到现在还记着,加上顾钰说了,老师的事,他会解决。
所以,赵刚几个很是硬气,直接就说,大队不缺老师,他们已经有人选了。
这话一出,想走后门儿的知青们,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连忙起身道别,拎着东西走了。
“呸!都什么玩意儿!?”
赵刚看着跑出办公室的那群人,朝旁啐了一口,赵红军笑着劝他,“好了,人不都这样?有便宜谁不想占?”
“我就是气不过。”
赵刚扬声怒骂,“当初咱去接人的时候,他们怎么说的?说咱朝阳大队乌烟瘴气,是罪犯窝,现在看咱好过了,又舔着脸上来巴结,忒不要脸了!?”
他这话一出,赵红军也不想劝了,当初受的窝囊气,瞬间浮现眼前,这会儿,他恨不得追出去二里地,将那些人骂个狗血淋头。
赵权,程黔民几个也是,纷纷垮着张脸,在心里将那些人的祖宗十八代都数落了一遍。
————
三月一日,学校准时开学。
大清早的,村里孩子都换上新衣服,背着新书包,早早去了学校。
顾钰,沈嘉楠,张乔,曲峰,还有陈明,一人牵着个娃,匀步走在路上,不停给他们交代上学的注意事项。
“上课不能说小话,要是想上厕所可以举手报告。”
“有人欺负你们,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往人多吧地方跑。”
“对对,而且一定要给叔叔说,还有其他老师,爷爷们都行,千万别憋着。”
“知道了叔叔。”
孩子乖巧点头,几人满意了,“真乖。”
“都来了?”
众人闻声抬头,见是冯毅,王洪波等知青,正站在学校门口迎接新生,纷纷笑着回话。
“嗯!来了。”
说着,便牵着孩子上前,给他们介绍几位老师,随后带着娃娃进了教室。
现在新教学楼还没建成,他们只有三间瓦房,大家就将一二年级先暂时放在一个教室授课,至于三四年级,也挨在一起,而五年级以上的,则是放在另一间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