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弦拿起帛书看了半天,叹了口气又放下了。我们问他帛书上写了什么,他却又叹了口气。
东海说:“小哥,你卖什么关子!赶紧给我们说说,有什么事过不去的。”
张弦看了蒙毅一眼,说:“蒙将军自己看吧。”
东海奇怪地说:“敢情这信是写给蒙将军的?谁这么无聊给死人写信啊。”
我感到很失望,但还是说:“如果是人家的私事,不给你看也没什么,大个子你说话得改改,什么死人,蒙毅不是活得好好的。”
蒙毅也长叹了一声,泪流满面,他赶紧擦干笑道:“大个子兄弟也没说错,在当时当世而言,我本就是死人一个,谁料得今日竟能脱出樊笼?李序知道长生丹药已成,这才留书作凭,只怕他已遭遇不测了。”
他说:“古语今言差距甚大,我不欲多言,小哥若认为对你等有用处,就代为讲述吧。”
张弦点点头,对我讲述了一遍帛书内容,原来这里是李序为自己造的假墓,因为事急从权,也没来得及烧培,金玉冥器的确是防盗用的,只盼盗贼得了东西欣喜若狂,没什么发现就会自行离去。
他造假墓的目的,是为了万一被人发现这个密道,还可以掩人耳目。他在帛书中说当年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拥戴下,谋害了秦始皇,篡位后逼公子扶苏自杀,又杀死蒙氏兄弟,猛将李信也难以幸免,总之但凡是秦始皇留着扶持公子扶苏的人,全都被杀,大多数遭到灭族,少数人只杀本人。李信还算是幸运的,他没有被灭族,所以后代才能出现如飞将军李广、抗匈奴大将李陵等名将。
胡亥虽然用不死药赐死了蒙恬、蒙毅及李信等人,但他心里也害怕不死药真的会起作用,于是命李序将这座地陵工程进行改造,加设了很多机关,以防止那些死而复生的太子旧党出来报仇夺权。
可胡亥不放心李序,机关工程只让他参与一部分,而更为核心的部分,则起用墨家、公输家的机关名匠来构造,并不允许他们互相交流。等里面的墓道封闭后,李序知道胡亥动了杀心,就自请殉葬,但因为当时已经废弃活人殉葬制度了,胡亥政权不稳,不好明着违反父亲的新政,加上李序没有参与更深层的建设,又亲自负责烧培李信俑,并用周天锁魂棺封印蒙毅,连名分都不给蒙毅留一个,这才获得了恩释。
胡亥逼着李序将族亲烧制成人俑,他不得已而为之,虽然明着顺从,其实心里是非常仇恨胡亥的,所以才留下这封书信,希望将来有一天真相能大白于天下。
对于我们来说,这也不过是李序的一面之词罢了,给了我们多一个审视历史的角度,但其实什么真相也证明不了。不过最可疑的一点,是他居然知道不死药已经炼成。
李序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还有他藏书的青铜合金盒子,又是怎么得来的?
张弦讲完这些事之后,蒙毅又流了一通眼泪,愤然道:“大丈夫立于乱世则为大丈夫,立于二世则为人刀俎,自古以来莫不如此,此中曲折固然可恨,然大丈夫功业既定,已自立于千秋,庸王昏帝何足道哉!”
胡子听他说得豪迈,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点赞道:“彩!”
张弦说:“别喝彩了,这条侧道没有出口,是个死胡同,万一被人堵上就完了。赶紧出去吧。”
朱子豪忽然问:“蒙将军熟悉后面的布局吗,要不给我们画个草图?”
蒙毅爽快地答应了,我拿出纸笔,他凭着记忆将兵陵的大致图形画了出来,但光是前面就和我们所见到的规格不太一样,好像陵墓建造过程中,后期改建变动很大,看来这张图画了跟没画也没什么区别。他说自己只是督造,图纸是李序绘制好之后呈给他的,而且记忆已经很模糊了,聊胜于无。
我将图纸折好放进口袋,大家赶紧一个个地从井坑扶着边壁滑跳下去,入口的断头俑还在,我们小心翼翼地探头朝行军道上两头瞅,并没有看到那个青铜战车的影子,但它撞在墙壁上留下的痕迹也还在,这说明我们并没有走进什么岔道,的确是战车和兵俑不见了。
我们安静地回到行军道上,沿着主墓道往里面走去。这一路没什么发现,行军道里面平直空旷,借着强光手电的光,一眼就能看得很远。默默走了一阵,前面也没有再看到什么石门挡路,看来已经到了新的规划区,连墓道格局都变了。
赶了一会儿路,眼镜忽然摘下眼镜,哈气擦拭起来,一面抱怨说:“这里是怎么回事,这么大雾气,连路都给我迷的看不清了。”
他这么一说,我也留意起来,发现不知不觉的,墓道里好像真的起了雾,由于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一时都没有发现。
胡子笑说:“眼镜也有眼镜的好处,很容易发现这种问题。可坟墓里怎么会起雾呢?这绝对有古怪。”
我也意识到不对:“按照蒙毅之前画的图,我们是不是早就该转弯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