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钰走上前来,用手叩击着那古朴的大门,“叩叩叩…叩叩叩…”。
“来了,来了”,从门里传来了一阵中气十足的回应。
不一会儿,大门旁边的另开的一个小侧门打开了,从里走出了一个样貌普通,身材却高大健硕,看着就遒劲有力的中年汉子。
他扫了苏钰几人一眼,粗声道:“你们几人有何事啊?”。
苏钰先上前行了个礼,而后才道:“学生苏钰,前来拜会马夫子”。
汉子心想,苏钰?,终于来了,夫子可等他好些日子了。
于是他道:“那苏公子,请吧”。
苏钰想,这是有戏?终于拜师有望了?
汉子说完,就走在前方领着路了,苏钰三人则是跟在其身后。
从小侧门进入,再跨过一道垂花门,走过一道回廊,就到了正屋的会客厅,可能是房子太大了,直到走至了这会客厅,才能隐隐约约的,听到从屋后传来的朗朗的读书声。
汉子看向苏钰道:“苏公子,你们先在这里候着,奴才先去禀告下夫子”。
苏钰温声道:“好的,那就麻烦这位大哥了。”
待人已经大踏步地走远之后,苏钰这才将注意力放回这会客的正厅之中。
他仔细地打量着四周的环境,发现正厅的墙上挂着一幅老师劝学的画作,画面中的老师神情庄重,手持书卷,仿佛正在教导学生们勤奋学习、追求知识。
这幅画作不仅展现了艺术之美,更传递出一种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画的两侧,悬挂着一副对联,上联写道:“劝学于人,莫若先行于己”,下联写道:“修身无口,还须慎独无心”。
这副对联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劝人学习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它提醒人们,要以身作则,先自己努力学习,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人;同时,修身养性也需要内心的专注和自律。
对联两侧还有竖形牌匾,左右分别写着:“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
这句话强调了品德高尚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意味着要有德才兼备的品质,并通过书籍的收藏和教育来培养后代。这些字幅的存在使得整个正厅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墙下,摆放着一个精美的红木桌子,上面摆放着一座孔夫子样貌的陶瓷。
这座陶瓷栩栩如生,仿佛孔子本人亲临现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陶瓷的左右两侧还各摆放了一个精致的陶瓷小花瓶,增添了一份雅致。
红木桌子的两侧还设置了两个红木的小架子,看起来像是专门用来摆放盆栽的。果然,两个架子上分别摆放了一盆兰草,清新淡雅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在红木桌前,还放置了一左一右两个主位,主位之间摆了个茶桌。
这应该就是主人家待客常坐的位置了,茶桌上还摆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仿佛随时准备迎接客人的到来。
而大厅的左右两侧,则摆放了几张会客用的椅子和茶桌。这些椅子和茶桌的设计都十分精美。
苏钰就坐在了侧边的客椅上,谢安和谢楠星就站在他身后。
三人安心的待在客厅里面静候着马夫子的到来,他们三人都满心期待,毕竟前两家私塾可是连门都没让他们进去呢,这次能让进门肯定还是有希望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刻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人前来。
谢楠星都等的有点焦躁了,她心想怎么还没有人来呢,于是她伸长脖子朝门外望去。
谢安抿抿唇,眸中一暗,他有种不祥的预感啊。
如今这一幕可谓是惊人的相似,不禁让苏钰回想起上回去德重书院,拜见袁夫子的那次。
还好,终于听到了从远处传来的脚步声。。。,几人又把空悬的心放下了一点。
苏钰看向从门外进来的人,头戴黑纱帽冠,一身华丽的束腰长袍的老人家。
苏钰急忙起身,上前躬身行礼,他道:“见过马夫子,学生苏钰,今日特来拜会”。
马夫子应了他一声,就直接坐到了主位之上,门外立马就有小厮前来上茶。
苏钰则是恭敬的脊背微弯的站立于夫子身前。
马夫子眼皮子都没抬一下,他拿起茶盏,用茶盖撇了撇上面的浮沫,他喝了一口,才缓缓的开口道:“你今日前来,是想拜老夫为师?”。
苏钰这才挺直了腰背,他老实回答:“学生今日确实是前来拜师的”。
马夫子“砰”的一下,放下了茶盏,茶水都被晃的撒出了些许,他沉声道:“就你?还不配为老夫的学生”。
苏钰不解的看着前面的马夫子,他知道原身名身一直不怎么好,可也没有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吧,有必要这么语气这么冲吗?,读书人不应该修身养性的吗?
他虽不理解,但是他还是想诚恳的请求一番,万一这马夫子看在他诚心的份上,说不定就能改变主意再考虑一下收了他呢。
于是他道:“学生自知名声不好,已改过自新,请马夫子能给学生一个重新向学的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