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喜庆的除夕日,我们再来看看妙赞国妙理城的王宫吧,金帝师带着母亲杨氏,妙成凤和妙成龙这天来到了王宫。女王道妙元让贴身丫鬟柔儿布置后宫,内务府的官宣布置前堂大殿,她和丈夫金帝师带着孩子讨论了孩子的学业,金帝师也讲了《妙法西域记》的第二十记,记录如下:
我问上师:我已经理解,世界是因对“我”的颠倒认知障碍而成就的,如果没有“我”的坚固认知,也就不会对立出外界的世界。但这个“我”既不是真正的我,也不是某个众生,其实是对菩提自知之明,自照之性的妄认。这种妄认究竟是在出生前就形成了,还是出生后才出现的呢?
上师回答:“我”这个概念的产生,既不在出生之前,也不在出生之后,而是在当下的一念之间虚妄形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观察到,只要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我”的意识,这种‘我’的意识会虚假地让诸法流态相续,呈现为静态的世界变化,即第七识,可名执我流识。这说明众生在共业妄立的漫长时间里,把虚幻的东西错当成了真实的自我。实际上,这个所谓的“我”包含着众生在无数次生命轮回中积累的各种意识种子,但真正起作用的是佛性,而不是这些意识种子。
上师继续说道:真正圆满无缺的“我”,就是菩提妙明觉性,即自知之明,人人本俱,能瞬间洞察整个世界,根本不需要经历投胎转世。如果众生把某种意识种子当成自我,迷妄生死,那就迷了佛性的本真。只因迷妄,不知道“这样执着的‘我’是没有灵性的,具有灵性的根本还是菩提本妙元心”。仔细想想,父母的淫想执念形成了坚固的业力,进而产生了你的身体。在成长过程中,因不知道舍“我”之后,又谁能为?错误地把原本的佛性错认为是“我”的能为之性,于是就在这种虚幻中不断生灭轮回。
上师继续说道:所以,不是先有“我”的存在,才要投胎身体轮转;而是有了身体之后,“我”的错误认知才随之产生,这种错误认知又通过生孩子代代传递。然后这种“我”的意识,在生命存续的过程中不断流转。如果没有生命,意识也就无法单独存在。而这种意识的根源,其实和父母以及诸生命的根源是相通的。以此类推,我们和父母、祖父母,乃至所有生命的根源都是一体的。这个根源从来没有生,也没有死,所以才能让意识于生命中延续流转。所以说,执着于“我”的错误认知,就是在当下一念之间形成的。这种认知的念念相续,就围绕“我”妄立了父母子孙亲戚等概念。
我问上师:也就是说,所有的业障和意识种子,都是父母错误认知和执着的结果,因为这些业力很坚固,才形成了我的身体,而这些认知和执着并不属于谁,是生命流转的颠倒形态。并不是我自己主动去认领、去投胎的,因为没有“我”,“我”只是生命中坚固的业力流转之相。如果当下我不再颠倒迷执“我”,生命也就不颠倒了,对吗?
上师回答:是的,你仔细想想,父母说的“我”、你说的“我”,大家说的“我”。这几个“我”是同一个吗?
我回答说:就像上师所言,从本质的生命真相上来说,它们是同一个“我”;但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我们各自有独立的身体,所以又好像不是同一个“我”。
上师反问道:那么,对这种“我”的意识种子的错误认领,是因为追求本质道理时产生的执念,还是追求对身体的执着呢?
我回答说:从六根功性上说,应该是追求真相道理而产生“我”的意识种子,然后于生命执妄中流转。但生活中,人们好像更注重身体为“我”自己,所以这种流转是通过身体实现的。
上师问道:那你觉得,形成你身体的这些意识障碍,是你自己执着造成的,还是你父母执着造成的呢?
我回答说:我和父母在本质上是一体的,道体妙明觉知的本源是永恒不变的,随业力显化轮转。只是因为生命累劫颠倒执着,如此业力拉扯,才产生了分别,形成了独立的个体,对立说父母,说子孙,这才有了“我”的概念的本质。所以,只要生人,人人说“我”。这就如同一个颠倒南北的村子,进来的人当下就倒南为北。并不是他本身就分不清南北。菩提妙明的了了觉知,并没有“我”的颠倒。
上师回答:没错。“我”这个概念,是你、父母,以及所有生命在颠倒相续中错误执着和认领的结果。生命一代一代延续,这个颠倒也随之传递。有了“我”,自然就会产生与之对立的“他”。但如果你当下能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关于“我”的颠倒在当下就不会颠倒。
我问上师:就算我不再颠倒,可是我已经有了身体,身体感觉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就算没了“我”的妄认,这吃饭,喝水,疼痛,淫欲等,皆是关于身体的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