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工部衙门内,蒸汽动力纺织机的轰鸣声与工匠们的争论声交织在一起。沈明轩盯着桌上一堆零件,眉头紧锁——如何让蒸汽技术应用在更多领域?这时,一位年轻匠人匆匆跑来:“大人,陛下宣召,说有要紧事商议!”】
【乾清宫内,朱由检正对着一幅水利图沉思,见沈明轩进来,立刻指着图道:“朕听闻江南水患频发,传统水车效率太低,能否用蒸汽技术改良?”沈明轩眼睛一亮:“陛下圣明!臣即刻召集工匠,定能造出更强大的排水器械!”】
【三日后,秦淮河畔。工部的匠人们围着一台巨大的铁制机械忙碌着,这是他们连夜赶制的蒸汽排水泵。老周师傅一边调试管道,一边嘟囔:“这玩意儿看着吓人,真能比得过老祖宗的水车?”沈明轩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师傅,咱们就让它露两手!”】
【随着蒸汽阀门打开,机械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巨大的叶轮飞速旋转,河水被源源不断地抽向高处。围观的百姓发出阵阵惊呼:“乖乖,这比十架水车还厉害!”正在此时,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挤进来:“大人,学生有个想法!既然能排水,能否改造一下用来灌溉?”沈明轩眼前一亮:“好主意!就由你来协助设计!”】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沈大人!扬州知府急报,新造的蒸汽排水泵在盐碱地使用后,零件腐蚀严重!”一名信使满头大汗地闯进来。沈明轩皱着眉头查看损坏的零件,突然想起什么:“汤若望神父!您曾说西洋有抗腐蚀的金属处理方法,能否一试?”】
【汤若望推了推眼镜:“可以尝试用镀锌工艺,但需要大量锌矿石。”朱由检当即下令:“传旨,全力寻找锌矿,务必解决这个难题!”】
【与此同时,应天府的街头出现了新鲜玩意儿——蒸汽动力的街头小吃车。】
【“快来尝啊!蒸汽爆栗子,又香又脆!”小贩王二大声吆喝着。他的小吃车由小型蒸汽锅炉驱动,转动的铁锅内,栗子在热气中翻滚。一位老妇人好奇地凑过来:“这玩意儿不会爆炸吧?”王二得意地说:“您放心!这是工部改良过的安全装置,比灶台还稳当!”】
【消息传到宫里,朱由检饶有兴趣地对沈明轩说:“民间的创造力不容小觑。朕听说还有蒸汽动力的理发师座椅,能自动旋转?”沈明轩笑道:“正是!陛下,百姓们还提议制造蒸汽动力的轿子,方便出行。”】
【说干就干,工部的工匠们投入到新的研发中。】
【“这座椅的平衡太难控制了!”工匠们围着一台摇晃不止的蒸汽轿子发愁。这时,一个小女孩从人群中钻出来:“大人们,我荡秋千的时候,重心低就很稳,这个轿子能不能也这样设计?”沈明轩蹲下身,认真地看着小女孩:“小姑娘,你真是个天才!就按你说的改!”】
【经过改良的蒸汽轿子终于面世,不仅平稳舒适,还能调节速度。当朱由检亲自乘坐体验时,赞不绝口:“坐着它巡游京城,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然而,随着蒸汽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矛盾也出现了。】
【“沈大人!马夫行会联名上书,说蒸汽轿子抢了他们的生意!”书吏递上厚厚的请愿书。沈明轩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签名,陷入沉思。这时,汤若望提议:“或许可以让马夫转行,学习操作蒸汽交通工具,这样既能解决就业,又能推广新技术。”】
【朱由检采纳了这个建议,下旨设立“蒸汽技术学堂”,免费培训蒸汽器械的操作和维修技术。很快,第一批“蒸汽轿夫”顺利结业,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驾驶着崭新的蒸汽轿子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在这股创新浪潮中,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
【“大人!有匠人发明了蒸汽动力的风筝!”阿柱兴奋地跑来汇报。沈明轩赶到试飞现场,只见一只巨大的龙形风筝在蒸汽动力的推动下,直冲云霄,尾巴上的铃铛随风作响。围观的百姓欢呼雀跃,连宫里的太监宫女都偷偷跑出来观看。】
【“陛下,这蒸汽风筝若装上信鸽和竹筒,或许能用于军事通讯!”沈明轩向朱由检建议。朱由检眼前一亮:“好!立即组建蒸汽风筝营,让神机营的将士们好好研究!”】
【随着蒸汽技术的不断创新,大明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夜晚的应天府,街道两旁亮起了蒸汽路灯。当第一盏路灯亮起时,整个城市都沸腾了。孩子们在灯下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惊叹于这神奇的“永不熄灭的火”。】
【沈明轩站在城墙上,看着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心中感慨万千。这时,朱由检走过来,望着灯火通明的街道说:“沈卿,你看这蒸汽技术,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无数可能。朕期待着,它还能为大明带来多少惊喜。”】
【沈明轩躬身道:“陛下,臣相信,只要敢想敢做,蒸汽技术的潜力远不止于此。未来,定会有更多奇迹诞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