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大部分的内容,也都是基于这类过程。
不过日记很厚很长,通过这些记录,以及对里面记录人物关系,和事件还是时间的描述,雷洪汕通过这些信息,逐渐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人物关系谱和时间线索出来。
时间是丑国内战初期,活动地点没有描述的太多,但是通过部分透露出来的信息,他们是在西边的自由州,也就是没有明确立场,在战争中处于中立的州。
写日记的桑切雷斯并不是队伍的一号人物,也不是二号人物和三号人物,而是队伍里类似于会计、军师这类角色。
这正是因为他能识文断字而且会算数,才能在这个团伙里成为仅次于前三者的第四位头目。
当然,这位会计也是个拿枪上马干仗的狠角色,要不然也不会手臂受伤,而且还能为了泄愤用刀割断对方喉咙。
不过也正是这次战斗,他的胳膊也和他的身体说永别了,算是真正给他造的孽先支付了点赎罪的利息。
队伍里的一号人物是拉瓦,二号人物是卡农,三号人物在后面的记录中,半年后死于一场战斗中。
而拉瓦,也就是首领头目,则是在一年后的一次劫掠中眼睛被打瞎。
这个重要信息就直接契合上了独眼亨特的体貌特征。
但是日记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亨特的名字,这个也好解释,西方人除了姓、名前后分开之外,也会有亲近之人的特殊昵称。
当然,也可能亨特只是对外的一个假名,从而隐藏自己的真实姓名。
龙夏国的古书中也有这方面的描写,那些绿林好汉或者山贼盗匪们,都有各自的绰号和名号。
例如草上飞,浪里白条,黑旋风啥的,不过龙夏国通常会在绰号后面加上自己的名讳。
回到日记内容中。
因为桑切雷斯记录的时间比较坑爹,也许十天半个月才写一次,也许是隔三差五就写这么两笔,所以整个日记时间线拉的很长。
拉瓦,也就是独眼亨特正式瞎眼之后,队伍便如同开挂了一样次次都能捞取到不少钱财,抢车队,抢邮车,抢火车,抢小镇,甚至有一次还成功的打劫了一支运送黄金的车队,这使得整个队伍也迅速庞大扩张起来。
而拉瓦在桑切雷斯这名狗头军师的建议下,将几十人的队伍拆分成两个大队和几支小队,小队人员平时散出去到各地方寻找合适的劫掠目标以及打探各种消息,两个大队则平时分开行动来减小暴露的几率。
然后通过外围小队所获取的各种信息,拉瓦会决定是否动手,和是一支队伍参与行动,还是两支队伍合并来一票大的。
桑切雷斯的这个办法很管用。
至少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通过日记中的描述,州警县警们甚至都搞不清楚独眼亨特的队伍到底有多少人。
不过夜路走多了自然要撞到鬼,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干了那么多坏事,独眼亨特他们还是被州警给盯上,但是这个时候,独眼亨特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对策。
那就是——跑其它州去!
当时的丑国州警也就只能在自己的州里执法,哪怕就是现在也是如此。
这种情况直到二战前才因为某个鬼才罪犯的出现,触发了能跨州执法的佛波勒建立启动钮。
而且独眼亨特的名气也在这些日子中逐渐随着各种移民队伍、淘金队伍和各种人员的流动逐渐的传播开来,坏处是很多人都打着他的名号搞事情,让独眼亨特平白无故的承担了许多不是他犯下的案子。
但好处也不是没有,除了能混淆警方的视线外,很多当地的小团伙队伍,以及很多想捞偏门的人也主动投靠,甚至是劫掠信息分享。
这种情况极大的造成了警方的信息混乱,有时候甚至同一天的时间里,独眼亨特的队伍能同时在邻近的几个州同时犯案。
当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除了能止小儿夜啼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名头外,也吸引了一些需要有人干脏活,或者借他手打压竞争对手的富豪注意。
例如这一段:
“感谢上帝,这种活干起来实在是太令人愉悦了,虽然目标前后派出了三个车队,但是通过那位大人物给的准确情报,我们清楚的知道是哪一支车队才是真正运送钱款和黄金的车队,转运的七百盎司黄金和一万刀勒现金,损失这么多钱,再加上消息传出后用户疯狂的提款挤兑,足矣让这家银行破产!”
“我现在很好奇,那位大人物用了什么手段才弄到这么详细的信息,我怀疑是很早以前,这位大人物就已经在这家银行里安插自己的内应了。上帝啊,只希望我们的队伍里不要有这样的叛徒,如果被我发现的话,我一定要用我的刀子剥了他的皮!”
不过从日记的后半截上看,独眼亨特的队伍因为连续干了几票大案,终于让周围几个州都意识到给这群劫匪到处流窜作案带来的危害。
从此,这支队伍的好运也就到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