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装室内爆发出一阵欢呼。张师傅擦着额头的汗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传统玉雕与现代光学的完美结合。";李长生小心地接过这件艺术品般的光学元件,";玉石的分子结构更加稳定,不易产生应力裂纹,而且折射率更适合我们的系统设计。";
光刻系统很快完成了更换和调试。危机化解,组装工作重新步入正轨。
48小时的期限已经过去,但没有人提出停工休息。所有人都想亲眼见证";曙光一号";的诞生。
……
凌晨三点二十分,总装室内灯火通明。
";最后一个模块安装完成。";机械组长报告道,声音中掩饰不住的疲惫和兴奋。
";系统连接检查通过。";电子组长也送来好消息。
李长生站在";曙光一号";前,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很好,准备进行首次通电测试。";
整个房间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聚焦在那台体积仅有普通电子管计算机二十分之一的机器上。
";曙光一号";外形简洁大方,金属外壳泛着柔和的光泽。
正面是一个操作面板,上面有几排按键和指示灯。
整体看上去既有未来科技的质感,又蕴含着东方美学的简约风韵。
";开始倒计时,十、九、八…………";李长生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中格外清晰。
所有人的心跳都随着倒计时加速。这一刻,他们不仅是科学家,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
";三、二、一,通电!";
电源开关被轻轻推上。
一瞬间,总装室内的灯光似乎都暗了一下,随后恢复正常。
";曙光一号";的指示灯依次亮起,从红色到黄色,再到绿色。每一盏灯亮起,都代表着一个系统模块成功启动。
";主电源正常!";
";冷却系统运行良好!";
";主控制器响应正常!";
各组负责人依次报告,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随着最后一盏指示灯亮起,";曙光一号";发出一声轻微的蜂鸣,宣告系统完全启动。
";成功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整个总装室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老周激动得泪流满面,紧紧握住身边同事的手:“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年轻的助手小王更是控制不住情绪,高声欢呼着跳了起来:";我们做到了!我们创造了历史!";
科学家们互相拥抱,击掌,有的甚至激动得哭了出来。
李长生站在";曙光一号";前,脸上带着难得的温和笑容。
他等待了一会儿,让大家发泄情绪,然后举起手示意安静。
";同志们,我们确实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这只是第一步。";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最困难的调试阶段才刚刚开始。";
房间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认真听着。
";';曙光一号';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一台计算机,更在于它开创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科技发展道路。";
李长生环视众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从今天起,我们不再跟随他人的脚步,而是走自己的路,创造自己的未来。";
他走到操作面板前,输入一串指令。屏幕上立即显示出一行绿色的文字:
";曙光一号,启动成功。准备执行指令。";
李长生转身面对众人,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自信:";同志们,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真正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总装室内,十二名疲惫不堪但精神振奋的科学家围站在这台凝聚了他们心血的机器前,目光中满是骄傲和期待。
窗外,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一轮红日即将升起。
……
通电成功后的第二天,总装室内依然灯火通明。
尽管科学家们已经连续工作近72小时,但没有人提出休息。
";曙光一号";的成功点燃了所有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疲惫仿佛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长生坐在操作面板前,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着一串复杂的代码。
屏幕上,绿色的字符不断闪现,像是一道神秘的咒语。
";调试阶段正式开始。";他转向身后的科学家们,";首先,我们要测试它的基本计算能力。";
老周凑上前来:";用什么测试项目?常规的加减乘除太简单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