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前半年,后半年李枭倒是没往外跑。
工作也规律了起来。
研究所、清大两个地方来回跑,主要研究的还离心机,至于新款计算机的研究倒是不急,如何制造设计他心中有数,等东西材料全部到齐后,直接开整就可以。
倒也有了时间多陪陪家人。
中间他还去参加了一次许大茂的婚礼,大院还是那个大院,只不过不同的是,易中海照顾的家庭从贾家变成了何家。
最让李枭感到绝的是,何雨柱的孩子是让易中海取得名字,叫做何易,就这一个名字,再加上一声易爷爷,直接把易中海吃的死死的。
夫妻俩平时上班没时间,直接让易大妈照顾,易大妈还很高兴。
平时孩子缺点什么,易中海那是抢着买,比谁都积极。
这看的李枭都直呼“好家伙”,要不是何雨柱看他的眼神没有露出异常,他都有些怀疑何雨柱是不是也被穿越了。
刘海中一就是老脾气,动不动就打孩子,心情不高兴了打,看孩子不顺眼打,李枭瞅着刘光天都有些可怜,刘光福因为岁数小,倒还好点,不过也就好过不了几年了。
李枭是真不明白,刘海中怎么想的,要是孩子错了打就打了,孩子没犯错还打,这图什么。
倒是闫埠贵改变了不少,可能是翻译工作能挣钱了,倒也不守门了,虽然平时还爱占些便宜,不过已经好多了。
而大院里,没有了贾家的折腾,倒也和谐了不少。
至于许大茂,何雨柱,依旧是看对方不顺眼,都想给对方整点事,只能说是上辈子是一对冤家,否则也不至于如此。
到了八月份,和上个前世的轨迹一样,票证时代正式到来,八月份出台《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后,九月份粮票就出来了。
街道办、工厂等地方,也开始给人定量。
别的地方李枭不知道,但在四九城,刚出生的儿童每月定量是6.5斤,这个定量不是不变的,会随着小孩的增长逐渐增加。
至于成年人,像是轻体力劳动者,定量都是30斤,至于重体力劳动者,就高了一个月42斤,这还不是最高的像是特重体力劳动,一个月的定量可以达到60斤,不过虽然粮食多,但体力活也重。
女子一个月也能有25斤粮票,重体力劳动者也是能到42斤。
就算是60斤在这个没多少油水的年代,没准还不够吃,现在人们胃口都大,要是敞开吃,一顿饭吃一两斤都没问题。
李枭就属于轻体力劳动者,一个月只有30斤粮票,不过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干部,他也是由优待的,一个月可以额外领取半斤高级油票。
还有作为高级干部,他每个月还能分4斤鲜肉、3斤鸡蛋。
这已经就很不错了,要知道这都是额外给的,要远超普通居民。
李枭也是见识到了国内第一版粮票,这一次粮票分5种,半两、壹两、半斤、壹斤、伍斤。
颜色分三种,粉红、蓝色、黄色,每个月票面颜色都会轮换使用,这样做也是为了让一些不识字的老人能记住。
在城市施行粮票政策的时候,农村也开始实行三定政策,所谓的三定政策,就是定产、订购、订销。
不过等到明年,到时候就会掀起高级合作社运动,也就是土地要归集体,就要开始记公分了。
到时候在用工分换粮食。
壮劳力一天可以拿10工分,干活不行的,偷奸耍滑的,则是一天八公分、七公分多劳多得。
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能促进人们的积极性,但坏处也同样如此,因为工分多少依赖于主观判断,也就是队长的判断,没有一个标准,就很容易打击人的积极性。
而这种政策持续了二十多年,一直到83年的时候才消失,土地才再一次被分配给各家各户。
到了9月25日,李枭也是休息了一天,一大早就把媳妇、妹妹给叫了起来,今天虽然不是什么大日子,但确是王府井百货大楼开业的日子。
对于这栋大楼,李枭早就想去逛逛了,毕竟在后世有着“第一店”的称呼,也是想去凑个热闹。
王府井百货大楼在没开张前,就已经闹的人人皆知,都在讨论百货大楼。
毕竟这样的商场,这个年代的人可没见过。
而据李枭看过的一些资料,这一次开业场面可以说是极为轰动,大门一开,第一时间就有近千人涌了进去,单日客流量达到了16.4万人次,营业结束后挤丢的鞋都找出了两大箩筐。
这还不是最高的到了国庆,日客流量更是达到21万人次,这可是在50年代,可不是后世,就算是后世一些商场开业,也不一定能达到这么多人。
好几年前他就想要逛逛去了,现在也算是如愿以偿。
喜欢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