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宣如来等众进殿吧。”
“微臣领旨。”
很快,如来五人又重新来到凌霄殿内,如来抬眼一看,见玉帝身旁多了一位女仙,刚欲开口,就闻身旁之观音小声提醒道,
“此乃王母娘娘。”
如来神色微微一愣,忙双手合十,微微躬身,朝玉帝与王母行礼道,
“如来拜见玉帝陛下与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闻之,定睛看去,见如来宝相庄严,心中暗暗称赞不已,心中暗忖,
“不愧是灵山之主,端的气度不凡。”
王母神色不动,微微颔首,算是回应了如来拜见之礼。
此时,玉帝双目深邃,看向如来,开口道,
“佛祖,方才朕与众仙卿商议了关于灵山投靠天庭一事,拟出了一个结果,也想听听佛祖之意。”
言罢,玉帝转眼看向金星,金星见之,已然会意,忙出班朝如来施了礼,言道,
“佛祖,这是我等商议之结果:其一,加封如来为天庭五方五老之一,地位与观音尊者一般,共尊玉帝为三界之主。其二,凡天庭举办蟠桃盛会…对所立功勋者皆入天庭功绩簿,依例封赏。此为天庭商议之结果,还望佛祖斟酌一二。”
言罢,金星抬眼看了眼如来,退至一旁。
这时,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目光齐刷刷看向如来,静待其语。
如来闻之,双手合十,面上神色未显喜怒,微微垂眸,似在沉思。
片刻后,他抬眼环视一圈殿内仙卿,最后双目看向玉帝,缓缓开口道,
“承蒙玉帝陛下与天庭众仙卿抬爱,所拟之决议,贫僧已知悉。”
言罢,如来稍作停顿,又言道,
“这加封一事,贫僧在此谢过陛下恩赐。蟠桃盛会相邀名单者,贫僧也无异议。只是这监察机构一事,贫僧以为,灵山向以佛法自持,诸般事务皆有自身因果循环之理,若骤然设此机构,恐僧众心中不安,于修行有碍,还望陛下斟酌。至于那兵戈征伐,若天庭遇重大危难,关乎三界存亡,灵山自当义不容辞,然若日常琐碎之争,亦需我等倾力,怕会影响灵山众僧之修行。此二事关系重大,贫僧还需回灵山与诸佛商议,再给陛下答复,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此语一出,殿内众仙神色各异,交头接耳之声渐起,
玉帝亦微微眯起双眼,思量着如何回应?
这时,耳边响起王母之音,
“陛下,刚才佛祖提出之异议,还是容其回灵山与诸佛相商再定吧?刚才佛祖有言之,在兵戈征伐上,一旦发生重大危难时义不容辞,咱们也可明确界定何种情况为重大危难,避免日后生出歧义。”
玉帝闻之,微微点头,轻捋胡须,开口道,
“佛祖,王母娘娘所言甚是。兵戈征伐之事,确需明晰界限,朕会着众仙卿拟定详细章程,再与佛祖商议确定。只是这归属天庭管辖一事,乃既定之策,望佛祖早做安排,莫要让朕等久候。”
如来一听,神色微微皱眉,刚才自己提出两条异议,结果玉帝与王母只讨论兵戈征伐之事,看来设置监察机构是不容更改了。
想到此,内心不免生出一丝忧虑,但如来毕竟久修佛法,心境沉稳,片刻间便恢复了平静之态。
双手合十,恭敬回道,
“陛下,既如此,贫僧即回灵山,尽快与诸佛商议,以全我等投靠天庭之诚意。然贫僧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佛祖,请说。”
“这监察机构若要设立,望请设置于灵山脚下,还有望天庭能选派一个德高望重、精通佛理之仙使驻守。”
玉帝听后,神色稍缓,开口道,
“佛祖所请,朕自会斟酌考虑。天庭亦希望与灵山携手共进,共创三界之繁荣,故而在行事上,定会力求周全。”
这时,王母若有所思,接口道,
“刚才佛祖所请,必然是考虑灵山众僧之感受。陛下,何不如此,就按佛祖所请,将监察机构设置于灵山脚下,且是进入灵山之门户。如此,既不会打扰灵山众僧之修行,又可履行监察之责。陛下,以为如何?”
“佛祖觉得呢,王母之提议如何?”
佛祖双手合十,宝相庄严,沉默片刻后说道,
“王母此议,确有慈悲之心,顾全我佛门禁地之清净,贫僧并无异议。”
“哈哈,好,既如此,此项就这么定了。”
“贫僧就此告辞。”
言罢,佛祖再次行礼,便带着观音等人转身离去,顷刻间,就消失于众人眼前。
看着五人离去,王母轻叹一口气,对玉帝言道,
“陛下,这监察机构设立一事,虽得佛祖首肯,然具体人选及准备工作,还需慎之又慎。”
“众爱卿,对于在灵山脚下设立监察机构及人员,有何提议?”
听闻玉帝此语,众仙卿又议论纷纷起来。
就见太白金星看了眼玉帝与王母,出班行礼道,
“陛下,娘娘,老臣提议,在灵山脚下设一道观,乃监察人员常住之地。至于监察人员,可从凡间物色一人,正如娘娘言之,需是那八面玲珑、善于周旋且秉持公正之仙,不仅能让灵山信服,又不负我天庭所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