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名头上是皇家二字!纵使位高于尚书位置,老刘也得拉下脸跟人行长好说好听的!
逼得老刘头月月的,一到销账的日子就上火!
这回更好!直接急眼了!
李二站起身摆摆手!
“得了!这个事儿别商议了!这个钱从内府出,走朕的账!既然是朕的学生,那花朕的钱是应该的!但是!朕把钱花了,他们要是对这个国家建设不尽心,那休怪朕不留情面了!”
。。。
大唐公务书苑门前!
十来户学子及家人依旧跪着!
这时朝廷的报讯快马也赶了过来!
当着众多学子的面儿宣布!
“朕曰:尔等皆为朕之门下!因贫无书可读乃是朕之失职!家人因求学而困厄亦是朕之失策,由此!朕特开府库,由朕资助诸位学子求学若渴之心!由朕担待家人之困顿!尔等安心就学!万事有朕!”
好一句万事有朕!
门前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贫困学子也奔走相告!
继而,当街所有士子皆俯身拜倒!“谢陛下隆恩!!!”
。。。
“好家伙!老头子掏掏腰包就把孤的学生变成他的了!”
承乾无语的摇摇头!
李恪嘿嘿的直笑!
“你就幸运去吧!现在老头子没对你施加什么压力,不然你那漠北事件又得来一回!”
李泰啃着梨子说!
“嘿嘿!那你让他来!了不起我去找皇爷爷放羊去!留着他老头在宫里跟着他的皇位自生自灭去!”
承乾无所谓道!
“报!陛下急召,请太子殿下,吴王千岁!魏王千岁一同入宫议政!”
哥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懵逼!
。。。
府兵制出了岔子了!
这不奇怪,因为现在均田制出了岔子,那基于均田制之上的府兵自然出了问题!
事情的由来是这样!
这不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折冲府吸纳兵源的日子么,以往的规则是折冲府的果毅都尉随着当地属官,往那些家资丰润,能自己负担得起军备和粮食的人家逛游,要是当家人正好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儿,那就发下一个红牌牌,通知哪天去哪个军营参与府兵的选拔!
以往这种事儿各家各户都积极配合!毕竟能当上府兵就意味着全家上下都是吃朝廷饭的,不用缴税也不用服劳役!
而且一旦自己子嗣能在军中某个一官半职的,全家都跟着牛掰了起来!
这是贫农门跨越阶梯的不二法门!
尤其是之前战乱频发!当兵吃兵粮,建功勋,那都是每个良家子的最大期盼!
但是!
就在大唐以工代赈工业勃发之后,就彻底出毛病了!
现在军营里的老弱都不敢淘汰!
因为你新兵招募不上来了!
李二也跟着上火!这不扯淡了么!现在朝廷是要钱有钱!但是百姓出去打工赚的也比你军饷多啊!而且还安全稳定!
这要是一当兵!指不定哪天战争一爆发,自己孩子在死那个犄角旮旯里头,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于是!征兵的时候一到!各地官府衙门卖地的都排上长龙了!
你这不是专门儿找有地的良家子么?我现在没有地了!你还招我干啥?
好么!李二蒙圈了!
只好把始作俑者!李承乾给提溜了出来!
看这朝廷里的阵仗!今儿个承乾要是每个靠谱主意,是基本没法完好的走出去了!
承乾挠着头!
“内个,孤问一嘴啊!”
“这个问题是谁先提出来的?”
朝臣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吱声!
李二呲着牙花子,“你就别管谁问的了,说说!这事儿该怎么处理!”
承乾摇了摇头,“儿臣吧,就是觉得怎么会有人问出这么白痴的问题!”
刷!整个朝堂都静了下来!
大臣们看看承乾在看看李二,一个个的头缓缓低下!
哎?这个反应承乾有点儿懵逼!完了!搞不好这事儿是自己爹问的!
果然一抬头,李二虎目圆挣!
“小兔崽子!今天你要是不给朕一个稳妥的说法,重则八十军棍,轻则北海牧羊,你自己选!”
轰!朝臣们沸腾了!
有的就差喊出打他!对!打他!
看来承乾最近把他们折腾的确实挺苦!
承乾挠了挠头,“唉!儿臣哪个都不选!主意儿臣还真有!”
“您看啊!府兵制的成功,是您基于均田制来试行的,均田制现在基本荡然无存,土地市场都快变成自有贸易了,那咱们把府兵制改成其他铆定军制不就完了?”
“譬如说,谁家孩子刚满二十岁,正是身强力壮的好时候!但是没法参加工作去啊!为啥?因为这孩子还没服过兵役啊!”
“哎!父皇你看!这问题不就解决了么?”
“但是儿臣以为,这样草率的解决问题不是良策!”
“因为我朝现在人口较少,所以才需要锚定物来促进年轻人参军!”
“但是以后若是人口爆发式增长呢?工作岗位不足呢?那是不是参军的人也会爆发式增加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