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骑在马上的唐僧陷入了沉思之中,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布金’……‘布金’……难道这里就是传说中的舍卫国界吗?”一旁的猪八戒听到师傅这样说,不禁感到十分惊讶,连忙说道:“师父,真是奇怪啊!我跟随您这么多年,向来都不识路,没想到今天竟然能认出此地来了。”
三藏缓声说道:“并非如此啊。我平素时常研读经文典籍,其中曾提及佛祖当年身处舍卫城中的只树给孤园。据说这座园子乃是给孤独长者向太子求购而来,目的便是邀请佛祖在此讲解真经佛法。当时那太子言道:‘我这园子绝不售卖。倘若他执意想要买下我的园子,除非能用黄金铺满整个园地方可。’给孤独长者闻听此言后,毫不迟疑地随即用黄金铸成砖块,密密麻麻地铺遍了整座园地,最终成功从太子手中购得了只园,并得以恭请世尊亲临说法。依我之见,眼前这座布金寺或许正是源自于这段典故呢。”八戒听闻不禁咧嘴大笑道:“哈哈,真是好机缘呀!倘若真如大师兄所言,这寺庙确实与那段故事有关联,那咱们不妨也趁机去摸索几块金砖下来,拿去赠予他人也好。”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哄堂大笑,过了好一会儿,三藏方才缓缓下马。
师徒四人走进山门,但见山门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有的挑着担子,有的背着包裹,还有的推着车子,整车整车的货物堆积如山。有些人就地而坐稍作歇息,有的则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突然间,人们瞥见了他们师徒四人,只见那为首的师傅相貌英俊不凡,而后面跟着的徒弟们却是一个比一个长得丑陋怪异。众人见状心中不由生出些许惧怕之意,但还是纷纷主动让开了道路。三藏深知出门在外不可轻易招惹是非,于是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诸位施主莫要惊慌,贫僧等皆是文雅之人,还望多多包涵,切莫冲撞了各位。”一边说着,一边加快脚步朝着寺内走去。就在这个时节,众人皆有所收敛,言行举止变得庄重起来。当他们转过金刚殿之后,忽然间,只见一位身着袈裟的禅僧缓缓地走了出来。这位禅僧相貌堂堂,气质不凡,令人眼前一亮。果真是:其面容犹如满月般光洁明亮,散发出柔和而宁静的光芒;身躯好似那菩提树下修行多年的高僧,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他手中紧握着锡杖,衣袖随风飘动,脚下穿着芒鞋,踏在石头铺就的道路之上,每一步都显得轻盈而稳健。
三藏见到这位禅僧,赶忙上前问候行礼。那禅僧见状,也是匆忙回礼,并开口问道:“大师您从何处而来啊?”三藏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回答道:“贫僧乃是陈玄奘,承蒙东土大唐皇帝陛下旨意,派遣我前往西天拜佛求经。今日路过贵宝地,冒昧前来拜访,还望能在此借宿一晚,明日一早便继续赶路前行。”那禅僧听闻此言,微笑着说道:“这荒山野岭中的寺庙本就是供十方信众常住之地,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来此参拜祈福。更何况像长老您这样来自东方大国的神僧呢,能够得到您的光临并接受供奉,实乃本寺之荣幸啊!”三藏听后,连连道谢。紧接着,他便招呼身后的悟空、八戒和沙僧三人一同跟随那位禅僧前行。
几人穿过迂回曲折的回廊,经过弥漫着阵阵香气的香积厨,径直走进了方丈室。进入室内后,彼此再次行相见之礼,然后按照宾主之分各自落座。行者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则默默地垂着手坐在一旁。
且说此时寺庙之中听闻来自东土大唐的取经僧人已然抵达,这消息犹如一阵疾风迅速传遍整个寺院。无论是年长资深的长老,还是初入佛门的行童,亦或是那些长期居住于此和暂时借宿的僧人们,无一例外地纷纷赶来拜见。待众人相互见礼之后,便奉上香茗,稍作歇息。
片刻之后,斋饭准备妥当,一一摆放上桌。此时,长老刚刚开始诵经念偈,以感恩佛祖恩赐之斋食。然而,那贪吃的八戒哪里能按捺得住性子?只见他眼疾手快,抓起馒头就往嘴里塞,紧接着又端起一碗素食和粉汤,三两下便搅拌在一起,然后风卷残云般地一股脑儿吞进肚中。
此刻,方丈内人头攒动,好不热闹。有些学识渊博之人不禁赞叹起三藏法师的端庄仪态和威严气质;而一些生性活泼好动、喜好玩乐的,则饶有兴致地看着八戒狼吞虎咽地进食模样。
就在这时,一旁的沙僧眼神机敏,瞥见八戒如此失态的吃相,连忙伸手在其腰间暗暗掐了一把,并轻声提醒道:“斯文些!”不想,八戒正吃得兴起,被这么一掐,顿时慌了神,着急地叫嚷起来:“斯文,斯文!可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啊!”沙僧见状,忍不住掩嘴轻笑,低声对八戒说道:“二哥呀,你有所不知。这世间所谓的‘斯文’之人多如牛毛,但要论及他们腹中的真实情况,恐怕与你我并无二致呢。”
八戒这才肯停下。三藏念完了结斋的经文,左右的人撤去了席面,三藏向寺僧道谢后,便问起东土来的原因,三藏提到了一些古迹,随后才问起布金寺名字的由来。那僧人道:“这座寺庙原本是舍卫国的给孤独园寺,也叫只园。因为是给孤独长者请佛讲经,用金砖铺地,所以又改了现在的名字。我们这座寺庙往前望去,就是舍卫国。那时给孤独长者正在舍卫国居住。我这座荒山原本是长者的只园,因此就叫给孤布金寺。寺庙后面还有只园的基址。近年来,如果遇到大雨滂沱,还会淋出金银珠宝。有福气的人,常常能捡到。”三藏道:“这话果然不虚,是真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