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侨皱了皱眉头:“这确实是个难题,之前为了筹集资金,大家已经费了不少力气。不过高校加大合作力度对教育基地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易鑫沉思片刻:“咱们再跟之前捐款的企业沟通沟通,看能不能争取他们更多的支持。另外,也可以向政府部门申请更多的专项补贴,毕竟这是对文化传承有益的大事。”
谭侨点头:“行,那咱们就分头行动。我去联系企业,你去和政府部门沟通。希望这次也能顺利解决。”
在易鑫和谭侨为资金问题奔波的时候,文化街区里又有新情况发生了。
一家商户在装修店铺时,为了扩大店面面积,私自拆除了与相邻店铺之间的一道具有四合院特色的隔墙。这道隔墙不仅是两个店铺的分隔,更是四合院建筑风格的重要体现。
相邻店铺的老板发现后,气得火冒三丈,直接找到了易鑫和谭侨。
“易鑫、谭侨,你们可得管管啊!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把这么重要的隔墙拆了,这四合院的味儿都没了!”这位老板气得满脸通红。
易鑫和谭侨赶忙来到现场,看到被拆除的隔墙,也是心疼不已。
易鑫严肃地对违规商户说:“您这可不对啊!这隔墙是四合院文化的一部分,不能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就随意破坏。您必须马上恢复原状,而且要接受相应的处罚。”
违规商户一开始还想狡辩:“我就是觉得这墙占地方,店面宽敞点生意也好做些。再说了,恢复原状得多花不少钱呢。”
谭侨严厉地说:“不管花多少钱,您都得恢复。四合院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如果都像您这样,那咱们文化街区还怎么发展?以后还怎么传承四合院文化?”
在易鑫和谭侨的坚持下,违规商户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答应尽快恢复隔墙,并接受了相应的处罚。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新儿童活动区域的场地终于确定下来,就在文化街区的一角,面积比之前的公共区域更大。规划方案也很快出台,不仅有孩子们喜欢的游乐设施,还融入了四合院的建筑元素,如仿照四合院大门样式的入口、四合院围墙造型的围栏等。
资金问题也在易鑫和谭侨的努力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部分企业被他们对四合院文化传承的执着所打动,愿意追加捐款;政府部门在了解情况后,也增加了专项补贴。
教育基地的建设继续稳步推进,教学评估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易鑫和谭侨每天都在教育基地、文化街区和大院之间忙碌穿梭,处理着各种大大小小的事务。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四合院文化教育基地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大院里的居民们、文化街区的商户们、周边社区的代表们以及高校的合作人员等都纷纷前来祝贺。
典礼上,易鑫激动地说:“今天,四合院文化教育基地终于落成了!这离不开每一位居民、每一位商户以及所有关心四合院文化传承的朋友们的努力。未来,我们将在这里培养更多的四合院文化传承人才,让四合院文化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谭侨接着说:“是啊,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还会面临各种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四合院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继续努力!”
四合院文化教育基地落成后,迎来了第一批学员。这些学员来自不同的地方,有对四合院文化充满好奇的年轻人,也有一些从事文化相关工作想要深入学习的专业人士。教育基地根据学员的基础和需求,开设了多个不同层次的班级。
在开课的第一天,就出现了一个小状况。有一位外地来的学员小李,对北京四合院文化虽有浓厚兴趣,但之前从未接触过相关实践操作。在木工课上,学习制作简单的四合院模型构件时,由于操作不熟练,不小心划伤了手指。
带队老师王师傅赶紧将小李带到医务室处理伤口,易鑫和谭侨得知消息后也立刻赶了过来。
谭侨关切地问:“小李,怎么样,伤口严重不严重?”
小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谭老师,没事,就是划了个小口子。都怪我自己不小心,给大家添麻烦了。”
易鑫安慰道:“别这么说,刚开始学习,不熟练很正常。重要的是要注意安全,以后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来。王师傅,咱们的安全培训是不是还得再加强些?”
王师傅连忙点头:“是,易老师,我也有责任,刚才讲解的时候可能没强调到位。后面每节课开始前,我都会再详细强调一遍安全注意事项。”
处理好小李的事情后,易鑫和谭侨又来到了另一个教室。这里正在上四合院历史文化课,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学员们也听得津津有味。但易鑫和谭侨发现,有个别学员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