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在折腾了将近半个时辰之后,总算是顺利出了县城。
临行前,即使知道刘捕快昧了钱,蒋隽瑛还是给了他两钱的小费。
然后刘捕快又给了他们一个消息,“你们且不用去码头渡口走海路了,去了也是白搭。”
“怎么?”简洪涛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海边有倭寇,“是倭寇占领高地了?”
“什么倭寇不倭寇,”刘捕快嗤笑一声:“他们也很难进来,因为海面冰封着呢!”
“不是,这都二月里了,怎么还冻着呢?!”简大顺突然冲出来了一句。
这天气,有这么冷吗?!
啊是,今年虽然下了很久的大雪,可他怎么觉得.......今年好像还没去年冷啊。
这人怕是忘了,去年他们穿的袄子,都是芦花做的内馅儿。
今年,可是扎扎实实的棉花!
而且除了棉袄,每人从头到脚,棉帽子,棉裤子,外加棉鞋外头套草鞋,赶车还有棉手套,棉口罩,那是一样都不少的。
他们如今吃的也好,肚子里也有了油水,可不就觉得今年没有去年冷了吗?
刘捕快听简大顺这么一问,便呵呵苦笑两声?:“二月里算啥?这海面,都结了一年冰,都没完全化过了。夏天的时候,海面上还有大浮冰飘着呢!”
众人都惊诧不已。
他们这辈子也是第一次听说,夏天海面不化冰的。
“你们要是想走水路,且得往南再走个千多里吧,进了明州地界,估计海边就没啥冰冻了。”
刘捕快又提醒了一句,“不过你们走也别太靠沿海走,如今疍民日子难过的很,且踏冰而来的倭寇也不是没有,北边齐王又闹事。
总之官府如今只能紧着上面的人,平头百姓,你们便自己多当心些吧。”
说完,刘捕快便朝一众人等抱了拳,随后便转身走了。
“这样的话,”周回沉吟一瞬,说道:“咱们就抓紧赶路吧。路上谁拦车,都不能停。到时候我来开路,二叔走在中间,三爷押后吧。”
简阳这会儿已经完全清醒了,她说了句‘我来做机动巡查员’,便想来个潇洒的动作,翻身骑骡子,
没想简阳低估了自己的轻功,她这一翻,翻过了二牛不怎么宽阔的备机,从二牛的左边,直接翻到了右边。
她甚至连裤腿都没碰到二牛身上的马鞍。
啊不,准确来说,应该叫骡鞍。
众人同时发出了‘嘘’声。
只有简阳很高兴地又来来回回翻了好几次,直到蒋隽瑛从马车里伸出头来骂了几声,她才悻悻然坐上了骡背。
嘿嘿嘿~
不过简阳还是挺高兴的。
她居然可以那么轻松,就跨过骡子了。
这说明这些日子以来的勤学苦练,没有白费呀!
不错不错。
那以后的日子,她就要.......躺平了!
毕竟她现在天分颇高,本领也学得不错,不能再卷了!!
再卷,让别人怎么活?!
简阳一下子就把自己给哄高兴了,一路上哼着小曲儿,压根就无所谓路上的行人,投来的异样眼光。
毕竟........二牛长得还是非常拉风的。
特别是它现在吃得好,长得壮,肚子咕噜圆,所以原本就稀稀拉拉的毛发,就显得更加无法遮盖表面积了。
这玩意儿,不细看,还以为是家养的猪猡,成了精。
那小模样.......就算是简阳早上起床乍一看,也得吓一跳。
不过没关系!!
骡子胖点儿骑起来不硌腿,这样也挺好。
躺平的人生,看啥都顺眼。
一行人一路向南。
日行百多里,不敢有所懈怠。
因为有了刘捕快的提醒,所以一行人路上根本不敢随意停车。
哪怕是有老弱之人求助,简阳也只敢偷偷往路边扔几个奶奶在老家做的石头馍。
那玩意儿,别的不说,耐放是真的耐放。
这都小半年了,一点儿不带变质的。
就是扔给人家的时候得小心着些,不然一不小心砸人脑壳上,非得给人砸出血来不可。
就这么马不停蹄地赶路,直到七日之后,简氏里外,这才到了明州。
要说到了这明州,确实是连沿路的风景都不同了。
此时虽还未到三月,但是路边的柳树,都抽了芽,田地里也能看到绿色了。
简洪涛觉得,“咱要是在这儿落脚也不错。”
“呵,”坐简洪涛边上‘哐哐’炫饭的三爷冷笑一声:“好地方,你喜欢,大户人家更喜欢!
你以为这地方好混,你便试试吧。”
“江南氏族盘根错节,想要赚点小钱,确实是比北边容易些,”周回淡淡道:“但是你想在人家手里分杯羹,那怕是自己立马就会变成那杯羹,被人分了吃。”
“可不敢在这里过!!”简大顺也举起双手双脚反对,“我刚才去买馒头的时候问了人家店家,你们知道此处的上等田,一亩得多少钱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