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陈克正立马起身带着阎解旷往合唱队走去,在看到创作部的其他同事的时候,把几人也叫上了。
同时,陈克正也让阎解旷暂时跟着创作室的副主任熟悉今后的日常工作。
因为陈克正要经常出公差,大部分时间都是副主任常驻文工团。
副主任彦克,作曲家,山西孝义人。
38年在吕梁抗战剧团任团员,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延安部队艺术学校分队长、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自卫报》随军记者、第四野战军保卫部宣传队队长。
参加了临江、辽沈等战役。
建国后,历任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剧院舞蹈团协理员、中南军区文工团艺术指导、广州军区文工团歌舞团团长。
5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后任总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创作室副主任。
看着眼前的副主任,阎解旷的脑海里浮现出宣传墙上有关副主任的介绍,心中感慨,又是一个大佬级别的人物。
“彦主任。”阎解旷敬了一个军礼。
“好好,早就听说我们部门要来一个小才子,看来就是你了。”彦克笑着继续说道:“不过,你要叫我彦副主任才是。”
“哈哈哈,老彦,你就不要吓唬小阎同志了,对了,你看看小阎同志的这两首歌都需要什么乐器,把谱写下来,我们等会儿去合唱队试一试。”陈克正笑道。
“行,我看看。”彦克接过曲谱,看到第一首歌的时候说道:“这就是之前你们一直讨论的《海军陆战队之歌》了,不错不错,另外这首歌,《梦驼铃》?”
彦克之前考核的时候不在,所以没有见过阎解旷,他只是听老朋友们说过,也知道歌曲最开始唱的是:军中之军,钢中之钢。
当时彦克的第一反应就是,陆军老大哥可能要有意见了。
一时间,彦克都有些恶趣味。
不过,海军也是从陆军挑选过去的,而且还是挑的人才,倒还真的是军中之军,钢中之钢。
现在又看到一首新歌,彦克有些好奇,难道是主任的新作?
“这首歌也是阎解旷同志所做,非常成熟的词曲,你仔细看歌词,能不能看出什么来?”陈克正卖关子说道。
彦克欣赏的看了一眼阎解旷,接着开始看起《梦驼铃》的歌词。
一边看着,彦克还一边哼唱起来,到最后更是眼泪盈眶。
“这词曲既悲壮又惆怅。”说着,彦克的目光看向了北面,好像要透过窗户看什么。
他们都是饱读诗书的人,也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更是建国前就为革命奋斗的有识之士,所以才更加深刻的知道华夏的今天来之不易。
也知道清末到民国时期整个华夏经历了什么样的苦难。
“是啊,两首都是好歌,真希望立马就能录制出来,希望更多的人能听到,对了,词曲都有了,我们要好好想想怎么编曲。”陈克正说道。
他是词作家,彦克是作曲家,两人在创作室可以说是天然的搭档,不过编曲的事情,还需要多找几个人来参谋。
很快,还在文工团的大部分创作部的人,全都被叫来了,而阎解旷提供的词曲,也被后勤部门排版印刷出来。
因此,现在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份。
也是这个时候,阎解旷将整个创作部门大部分人都认全。
看到阎解旷写的词曲,所有人都拍了拍阎解旷的肩膀,打趣着阎解旷是整个部门的小才子。
阎解旷的年龄比他们的儿子,甚至是孙子还小,所以大部分人看阎解旷的目光慈爱掺杂着羡慕。
都在想着,这小子怎么不是自家人。
别看他们都是全国音乐圈子中的大拿,但是后辈之中能跟着他们学音乐的却是很少。
阎解旷听着大家的吹捧,都是谦虚的表示还要和各位前辈学习。
他进文工团,也真的是奔着和这些大佬学习来的。
这是一个天然学习音乐的场所。
而且,作为创作部门的人,他们空闲的时间很多,日常去给舞蹈队以及合唱队伴奏的都有专业的乐手。
这些大佬是不用去跟着学了,但是他不一样,现在的阎解旷什么都想学。
很快曲谱就印刷出来,阎解旷看着上面填词作曲都变成了自己,脸上轻微出现了一点儿红晕,大家都以为阎解旷是激动,所以露出了理解的笑容。
谱曲率先交给了乐手,阎解旷也跟着陈克正主任以及彦克副主任去看乐手的演奏。
经过早上大家的讨论,基本上怎么编曲,两个创作室的领导脑海中已经有了谱。
阎解旷的脑海中也有原来的编曲,之前讨论的时候也提了一点儿意见。
尤其是《梦驼铃》这首歌,阎解旷的意见是跟着原曲走,所以提议用更流行的乐器来编曲,比如钢琴,架子鼓,吉他等等。
好在这是全国最好的文工团,什么乐器都有。
陈克正当时也同意了阎解旷的意见,只是也指出,编排两个版本的编曲,到时候做对比看哪一个版本最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