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如同潮水般不断涌来。有段时间,实验室的经费开始紧张,采购新设备的申请被驳回。财务报表上,红色的赤字数字格外刺眼。陆琛不得不自掏腰包购买关键部件,他卖掉了珍藏多年的限量版钢笔,那是他获得第一个重要奖项时的纪念品。苏瑶则四处奔走寻找合作企业,在零下十度的天气里,她踩着高跟鞋穿梭在各个写字楼之间,脚底磨出了血泡。在一次与科技巨头的洽谈中,对方提出要共享研究成果,被陆琛当场拒绝:"我们的研究是为了守护数字世界的安全,不是商业博弈的筹码。"回到实验室,他看着团队疲惫的身影,默默将自己的诺贝尔奖奖金转入项目账户。
无数个深夜,实验室的灯光在园区里显得格外刺眼。有人在电脑前编写代码直到睡着,键盘上还留着未完成的指令,屏幕保护程序的光点在黑暗中闪烁;有人为了验证一个猜想,连续在实验室待了72小时,饿了就啃两口冷掉的面包,包装袋在寂静中发出窸窣的声响。苏瑶心疼地看着大家,悄悄在休息室准备了咖啡机和毛毯,在墙上贴上便签:"累了就歇一歇,这里永远有热咖啡。"有一次,她发现实习生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实验记录,便轻轻为他盖上毛毯,却在转身时撞上了同样来查看的陆琛,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疲惫与心疼。
转机出现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电闪雷鸣中,实习生小吴在整理数据时,偶然发现AI系统对量子攻击的响应速度与环境湿度存在微妙关联。这个意外发现让团队重新调整方向,他们开始研究量子态在不同物理环境下的变化规律。为了收集数据,团队在实验室里搭建了人工气候室,模拟从沙漠到雨林的各种环境。经过三个月的反复实验,终于设计出一种"环境自适应量子密钥生成器",能够根据实时环境参数调整加密策略。当这个设备在模拟测试中成功抵御住高强度量子攻击时,整个实验室爆发出欢呼声,有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有人甚至流下了泪水。小吴站在人群中,脸上还沾着实验时的试剂,却笑得格外灿烂。
然而,团队深知这只是漫长征途的第一步。在攻克安全难题后,他们又将面临算力瓶颈、能耗过高等新挑战。但那些在黑暗中摸索的日子,那些失败与坚持交织的时光,早已让他们学会了在困境中寻找微光。陆琛站在实验室窗前,看着远处初升的朝阳,对苏瑶说:"科研就像攀登没有顶峰的山,重要的不是终点,而是我们在迷雾中点亮的每一盏灯。"窗外,晨光刺破云层,为这片未知的领域洒下希望的光芒,照亮了实验台上未干的咖啡渍,也照亮了团队成员们坚定的脸庞。
喜欢卧底之爱:缅北的爱恨纠葛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卧底之爱:缅北的爱恨纠葛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