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岳: (清了清嗓子)这个嘛,让我慢慢讲给您听。比如说在春天的时候,如果脉象稍微带有一点弦象,同时又有胃气存在,这就属于正常的脉象;但如果弦象过多而胃气较少,那就有可能是肝脏出现了问题;倘若只有弦象却完全没有胃气,那可就糟糕透顶了,意味着病情已经相当危急,很可能会导致死亡哦!还有一种情况,如果脉象中有胃气并且伴有轻微的浮毛之象,那就说明可能会在秋天生病;要是浮毛之象特别明显,那就表示当下就已经生病了。另外呢,五脏的真气会散布到肝脏之中,因为肝脏主管着筋和膜的气机运行。
老孙: (连忙摆手,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着急)停停停!小岳,你说得还是有些复杂,能不能再简单点儿啊?我的脑子都快被这些绕晕啦!
小岳:好嘞,简单说就是春天的时候,脉象弦中带有冲和的胃气,这就是正常的脉象;要是弦脉多,胃气少,那就是肝脏有病;要是只有弦脉,没有胃气,那可就危险了,可能要命;要是有胃气,但是又兼见毛脉,那到秋天可能就会生病;要是毛脉太厉害,那当下就会生病。
老孙(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这春天的脉象就这么多讲究啊!这一个季节的脉象,比我一年的工作计划还复杂。
小岳:那可不,每个季节的脉象和胃气都有说法。比如说夏天,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老孙(挠挠头,好奇地问):这夏天的“钩”脉又是啥样啊?这“钩”脉听起来挺奇怪的。
小岳:这“钩”脉啊,就像那鱼钩一样,有点弯曲。夏天的脉象,钩中带有冲和的胃气,就是正常的;要是钩多胃气少,那心脏就可能有问题;要是只有钩脉,没有胃气,那也是很危险的,心脏就像没了润滑油的机器,运转要出大问题。
老孙(感叹,竖起大拇指):这中医的脉象学问,还真是博大精深啊!感觉这里面的门道,比宇宙里的星星还多。
小岳:刚才咱说了春天和夏天脉象跟胃气的关系,其实啊,这四季的脉象和胃气都有紧密联系。再给您讲讲长夏的,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老孙(皱起眉,面露难色):这长夏又是啥时候?这段又是啥意思啊?
小岳:长夏呢,简单说就是夏秋之交那阵子。这句话是讲,长夏时节,脉象微软弱且带有胃气,这就是正常脉象。要是弱的感觉多,胃气少,那脾脏可能就有毛病了。要是脉象表现为“代”脉,还一点胃气都没有,那可就危险了。要是脉象软弱,还能察觉到类似冬天“石”脉的迹象,那可能到冬天就会生病。要是软弱得厉害,当下就可能生病。您瞧,这脾脏的状况,都在脉象里体现,因为脾脏是主管肌肉之气的。
老孙(一边听一边点头):好家伙,这一个季节就这么多讲究。那秋天和冬天呢?
小岳:秋天也不简单。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秋天正常脉象是微带“毛”脉,还得有胃气。“毛”脉多,胃气少,那肺可能出问题了。要是只有“毛”脉,没胃气,也很危险。要是脉象里有“毛”脉,还夹杂着类似春天的“弦”脉,那可能到春天就会生病。“弦”脉要是太明显,当下就可能发病。肺呢,位置高,负责运行人体的荣卫之气,调节阴阳平衡。
老孙(瞪大了眼睛,感慨道):这秋天的脉象也这么复杂,那冬天呢?
小岳:冬天同样有门道。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冬天正常脉象是微带“石”脉,且有胃气。“石”脉多,胃气少,肾脏可能有毛病。要是只有“石”脉,没胃气,那情况不妙。要是脉象里有“石”脉,还带着夏天“钩”脉的感觉,那夏天可能生病。“钩”脉要是太突出,当下就可能发病。肾在人体下焦,藏着骨髓之气。
老孙(长叹一口气):这四季的脉象和胃气,听得我眼花缭乱,不过确实太神奇了。
第四幕:讲解原文“病脉与诊断”
小岳:还有呢,您再听听这个。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病。
老孙(惊讶地张大嘴巴):这通过寸口脉还能知道身体哪儿疼啊?这也太神了吧,这寸口脉是装了个定位系统吗?
小岳:没错!这寸口脉啊,就是咱们手腕这儿的脉搏。如果寸口脉应指而短,那可能就会头痛;要是应指而长,可能脚脖子就疼;要是应指短促迫疾,有上无下,那肩膀后背可能就有毛病。您看,这脉象就像身体的“小秘书”,偷偷汇报身体的状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