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听得有点迷糊,挠头)你这说得有点绕啊,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得明白点。
小岳:(着急,比划)哎呀,老孙,您这脑子怎么就转不过弯来呢。您看啊,就说肝吧,它受气于心,就是说心能给肝提供“营养”。然后肝把气传给脾,这脾就得接着干活。要是肝生病了,病得厉害的时候,就可能被肺给“打败”,因为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嘛。这就是五脏传变的一个大概规律。
老孙:(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这传变有没有什么具体的顺序呢?
小岳:当然有啦!正常情况下啊,这病的传变是有顺序的。比如说,风寒跑到人身体里去了,要是不赶紧治,它就会按顺序来捣乱。先到肺,然后到肝,接着是脾,再到肾,最后到心。您想想,这风寒就像个调皮的小孩,在身体里到处乱窜,一个脏器一个脏器地折腾。
老孙:(惊讶)这可太可怕了,那要是按这个顺序传变,最后会怎么样啊?
小岳:要是传变到心了,再传到肺,这人就会发寒热,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跟坐过山车似的。按照这理论啊,这病要是发展到这地步,大概三年人就……(做个抹脖子的动作)
老孙:(倒吸一口凉气)哎呀,这么严重啊。那有没有不按这顺序传变的情况呢?
小岳:有啊,老孙。您想啊,这人要是突然受了惊吓,或者特别忧愁、特别生气,这病就不按套路出牌了。它就像那调皮的小孩,突然撒欢了,到处乱跑,不按原来的顺序传变了。这样一来,人就得大病一场。
老孙:(感慨)这中医里的学问可真复杂,一个小小的病,还有这么多讲究。
小岳:(得意)那可不,咱老祖宗的智慧,那是无穷无尽的。这五脏传变的规律,要是医生掌握好了,就能提前预防疾病,救人一命啊。
老孙:(点头)确实,这中医可真是一门神奇的学问。那除了这五脏传变,这《玉机真脏论》里还有啥内容啊?
小岳:还有啊,老孙,这篇里还讲了真脏脉和预后的关系呢。这真脏脉啊,可重要了,它就像一个信号灯,能告诉医生病人的病情到底严不严重。
老孙:(好奇)真脏脉?这又是什么脉啊?你快讲讲。
小岳:您听好了啊,这真肝脉啊,要是来了,那感觉就像摸着刀刃一样,又硬又急。您想想,刀刃多锋利啊,这脉就像那刀刃在手上划过似的。真心脉呢,就像摸着薏苡仁子,一个一个的,硬邦邦的。真肺脉呢,就像拿羽毛在人皮肤上轻轻拂过,感觉大而虚。真肾脉啊,就像拿手指弹石头,砰砰响,还特别硬。真脾脉呢,就弱得很,一会儿快一会儿慢,跟个调皮的小孩似的。
老孙:(惊讶)这脉象还能有这么多种感觉啊,那这真脏脉出现了,意味着什么呢?
小岳:(严肃)这真脏脉一出现啊,一般来说,这病就不好治了。就像那信号灯变红了,说明情况很危急。医生看到这真脏脉,心里就咯噔一下,知道这病人的病情很严重了。
老孙:(感慨)这中医通过摸脉就能知道病情这么多信息,可真厉害。
小岳:(得意)那可不,咱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那都是精华。这《玉机真脏论》里还有关于治病的综合判断呢,可有意思了。
老孙:(期待)行,那你接着给大伙讲讲这治病的综合判断。
第三段
小岳:(清了清嗓子,接着讲)老孙,这《玉机真脏论》里关于治病的综合判断啊,那可真是门道多多。首先啊,得看形气相得不得。
老孙:(疑惑)形气相得?这又是什么意思啊?
小岳:您瞧啊,这形呢,就是人的身体外形,气呢,就是人的精气神。这形气相得,就是说人的身体外形和精气神得搭配得当。比如说,一个人看着精神抖擞,面色红润,身体也壮实,这就叫形气相得。这就好比一辆车,外观看着崭新,发动机也嗷嗷叫,跑起来贼快。
老孙:(笑)你这比喻还挺形象。那要是形气相失呢?
小岳:形气相失可就麻烦了。就像一个人,看着面黄肌瘦,走路都没力气,精神也萎靡不振,这就是形气相失。这就好比一辆车,外观破破烂烂,发动机还老是熄火,开都开不动。这时候啊,这病就不好治了。
老孙:(点头)嗯,确实有道理。那除了形气相得不得,还有啥判断标准啊?
小岳:还有色泽啊。这色泽以浮为好。您看那健康的人,脸上的气色是透着光的,就像那苹果,红扑扑的,透着一股新鲜劲儿。这就说明身体好。要是这色泽发暗,没有光泽,就像那放久了的苹果,蔫巴巴的,那可就不妙了。
老孙:(好奇)这色泽还能看出这么多门道啊。那脉象呢,脉象在这治病判断里又有啥作用?
小岳:这脉象啊,那作用可大了。脉得从四时,就是说脉象得和季节相符合。春天就得有春天的脉象,夏天就得有夏天的脉象。就像咱前面说的,春脉软乎乎、滑溜溜的,夏脉热辣辣、来势汹汹的。要是脉象和季节不相符,那就说明身体可能出问题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