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腹中论
角色
1. 逗哏:小岳
2. 捧哏:老孙
开场
小岳:(满脸笑容,走上台,向观众鞠躬)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
老孙:(跟在后面,也鞠躬)哎,大家好!
小岳:(站定,看着观众)今天又跟大伙见面啦,我是小岳。
老孙:(指着自己)我是老孙。
小岳:(兴奋地)今天咱给大伙说段有意思的,聊一聊中医经典里的学问。
老孙:(惊讶)哟,中医经典,这可有点深奥啊。
小岳:(摆摆手)深奥?那是您没找对方法,今天我就给您深入浅出,把这中医经典说得明明白白,就跟唠家常似的。
老孙:(怀疑)那我可得好好听听,你打算说哪部经典啊?
小岳:(神秘兮兮)咱今天就聊聊《黄帝内经》里的《腹中论篇》。
老孙:(挠挠头)《腹中论篇》?这主要讲啥呀?
小岳:(一本正经)您呐,听名字就知道,主要讲肚子里的事儿。
老孙:(白了他一眼)这还用你说,肚子里事儿多了去了,吃喝拉撒都在肚子这儿,你具体讲讲。
小岳:(清了清嗓子)这篇啊,主要讲肚子里各种病的症状、病因,还有怎么治。比如说啊,有一种病叫鼓胀。
老孙:(好奇)鼓胀?这是啥病啊?
小岳:(比划着肚子变大的样子)就是肚子胀得跟个鼓似的,一敲,邦邦响。
老孙:(惊讶)哎哟,这可难受了,啥原因得这病啊?
小岳:(摇头晃脑)原因可多啦,《腹中论篇》里说啊,跟吃喝、生活习惯都有关系。有的人天天胡吃海塞,暴饮暴食,脾胃受不了,就容易得这病。
老孙:(点点头)还真是,现在好多人吃饭不规律,暴饮暴食的。那这病咋治啊?
小岳:(得意地)嘿,老祖宗有办法,用鸡矢醴。
老孙:(皱眉)鸡矢醴?这是啥呀?
小岳:(憋着笑)说白了,就是用鸡屎做的药。
老孙:(瞪大了眼睛,往后退)啊?鸡屎?这能吃吗?
小岳:(笑着解释)您别小瞧这鸡屎,经过处理,那可是一味良药。古代医家就用它来利水消肿,治这鼓胀病,效果还挺好呢。一剂下去就有感觉,两剂病就好了。
老孙:(半信半疑)真有这么神奇?
小岳:(拍着胸脯)那可不,老祖宗的智慧,咱得信。您想想,以前可没现在这些高科技的药,就靠这些天然的东西治病。(模仿古人喝药的样子,捏着鼻子)这鸡矢醴一喝,肚子里的气就顺了,胀也就消了。
老孙: 这也太神奇了。
小岳:(话锋一转)除了鼓胀病,《腹中论篇》里还讲了一种血枯病。
老孙:(追问)血枯病又是啥样的?
小岳:(装出虚弱的样子)得这病的人啊,面色苍白,月经也不来了,浑身没劲儿。
老孙:(关心地)这听起来挺严重的,啥原因造成的呢?
小岳:(严肃起来)原因有不少,像过度劳累、失血过多,还有啊,《腹中论篇》里提到一种情况,叫“醉以入房”。
老孙:(疑惑)“醉以入房”?这啥意思啊?
小岳:(坏笑)就是喝多了酒还行房事,这对身体伤害可大了,容易伤了精血,就会得血枯病。
老孙:(无奈地摇摇头)这可太不注意了。那这血枯病咋治呢?
小岳:(神秘地)用四乌鲗骨一藘茹丸。
老孙:(念着药名)四乌鲗骨一藘茹丸?这名字真拗口,都是啥东西啊?
小岳:(掰着手指数)有乌贼骨、藘茹,再加上点麻雀蛋、鲍鱼汁。您瞧,这都是好东西,乌贼骨能止血、固精,藘茹能活血,麻雀蛋和鲍鱼汁能补精血。这几样配在一起,就能治血枯病。
老孙:(惊讶)嘿,老祖宗这配方还挺讲究。
小岳:(突然正经起来)老孙啊,这《腹中论篇》里还特别强调一点,治病得因人而异。
老孙:(点头表示认同)这我知道,不同的人,体质不一样,病也不一样,治法肯定得不一样。
小岳:(举例说明)比如说,年轻人和老年人,治法就不同。年轻人身体壮实,要是得病了,用药可以猛一点;老年人身体弱,用药就得温和一些。
老孙:(补充)还有男人和女人也不一样,女人有月经、怀孕这些特殊情况,用药也得注意。
小岳:(竖起大拇指)您说得太对了。就像我上次肚子疼去看中医,那大夫就问我,最近吃啥了,作息咋样,以前得过啥病,把我的情况摸得透透的,才给我开药。
老孙:(笑着说)这就是中医的特点,全面考虑,辨证论治。
小岳:(模仿大夫的语气)对喽,中医讲究的就是整体观念,从人的吃喝拉撒、生活习惯、情绪状态,全方位地考虑,然后再对症下药。不像有的人,一生病就随便吃点药,那可不行。
小岳:(话锋一转,感慨道)老孙,你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的东西也多了,可为啥得肚子病的人越来越多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