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看着病重的凤姐,心里也十分悲惨,她提到乡下人生病会求神许愿,还说凤姐的病可能是撞着什么了。这话虽让平儿觉得不在理,但却合了凤姐的意。凤姐又跟刘姥姥说起赵姨娘的死,刘姥姥诧异之余,感慨亲生子女与隔肚皮子女的不同,这又勾起了凤姐的愁肠,她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巧姐见母亲悲哭,也走到炕前拉着凤姐的手哭泣。凤姐便对巧姐说刘姥姥如同干娘一般,让巧姐与刘姥姥亲近。之后,凤姐提出让刘姥姥带巧姐去乡下,刘姥姥笑着推辞,称巧姐是千金贵体,到了乡下自己不知拿什么哄她玩、给她吃,还开玩笑说要给巧姐做媒,介绍乡下的大财主人家。凤姐表示愿意,刘姥姥却觉得这只是玩笑话,认为贾府这样的大官大府人家不会把巧姐嫁给庄家人,即便凤姐肯,上头的太太们也不会答应。
从心理活动来看,凤姐此时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担忧。她一生精明强干,掌管贾府大小事务,威风八面,但如今却落得病入膏肓的境地。她深知贾府已经衰败,自己无力回天,对女儿巧姐的未来充满了担忧。她将巧姐托付给刘姥姥,是因为她觉得刘姥姥质朴善良、重情重义,值得信任,希望刘姥姥能在自己死后给巧姐一条生路,这体现了她作为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与牵挂。
刘姥姥的反应则体现出她的质朴和善良。她对凤姐的托付感到受宠若惊,同时也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她推辞带巧姐去乡下,并非不愿意帮忙,而是担心自己无法照顾好巧姐。她提出做媒的建议,也是出于真心为巧姐考虑,希望能给巧姐找个好归宿。她的态度诚恳,让凤姐感受到了温暖和安慰,也让读者看到了她身上那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凤姐托孤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也进一步揭示了贾府衰败的命运。
3.小红与贾芸探病
在凤姐病重之际,小红和贾芸前来探望,这一情节在《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中虽着墨不多,却意味深长。当凤姐恍惚间看到有男人女人走向炕前,连叫平儿,丰儿和小红赶忙赶来。这一细节表明小红时刻关注着凤姐的状况,听到呼唤便迅速出现。
小红本是怡红院的小丫鬟,聪明伶俐、有主见。她被王熙凤赏识后,便对凤姐忠心耿耿。即便后来被逐出贾府,她依然不忘旧主恩情。在凤姐病重时,她毫不犹豫地前来探望,足见其重情重义。她的这种性格使她在复杂的贾府环境中,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被利益所诱惑,对赏识自己的人怀有感恩之心。
贾芸也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他在贾府中曾得到王熙凤的帮助,得以在府中谋得差事。此次前来探望凤姐,体现了他的感恩之情。他和小红一同出现,不仅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情谊,更凸显了他们对凤姐的敬重。
从展现人物关系来看,小红和贾芸的探望,让我们看到了在贾府这个大家族中,除了勾心斗角、利益纷争,还有真挚的情感存在。他们与凤姐之间的关系,并非仅仅是主仆关系,更有着一份感恩与牵挂。
在家族兴衰方面,这一情节也有着深刻的寓意。曾经威风八面的王熙凤如今病重,而小红和贾芸在贾府衰败之际依然前来探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暗示着贾府虽然表面上繁华不再,但人性中的善良和感恩并未泯灭。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贾府的衰败已经无法挽回,曾经的权势和荣耀都已成为过去,只有真挚的情感才是永恒的。
4.司棋与潘又安的悲剧
在《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中,司棋被逐出大观园后的爱情悲剧令人痛心疾首。司棋与潘又安曾在大观园中暗生情愫,然而他们的爱情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犹如一朵脆弱的花朵,随时可能被无情地摧残。
司棋被逐后,生活陷入了困境,但她对潘又安的感情却始终坚定不移。而潘又安在听闻司棋被逐后,毅然决然地回来求复合。他带着满心的期待和爱意,希望能与司棋再续前缘。然而,他们的爱情之路却充满了阻碍。司棋的母亲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她无法理解女儿的感情,只看到了潘又安的贫穷和不稳定,认为他无法给司棋带来幸福。在母亲的阻拦下,司棋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之中。
司棋是一个性格刚烈、执着于爱情的女子。她深知自己与潘又安的感情来之不易,不愿意轻易放弃。面对母亲的反对,她没有丝毫的退缩,而是坚定地扞卫自己的爱情。然而,在封建礼教的强大压力下,她感到自己无力反抗。最终,绝望的司棋选择了以死抗争,她撞墙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潘又安得知司棋的死讯后,悲痛欲绝。他无法接受失去司棋的现实,认为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巨大的痛苦和绝望中,他选择了自刎殉情,追随司棋而去。这对苦命鸳鸯的爱情悲剧,至此画上了惨烈的句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