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楼梦》第一百十四回概述
《红楼梦》第一百十四回“王熙凤历幻返金陵,甄应嘉蒙恩还玉阙”,围绕着王熙凤的离世和甄应嘉的还职两条线索展开,将贾府的衰败之景与官场的风云变幻交织呈现,进一步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故事开篇,王熙凤病情危急,从三更到四更胡言乱语,嚷着要船要轿回金陵归入册子。宝玉和宝钗听闻消息正欲前往,却被王夫人派人告知先别急着过去。宝玉想起当年梦境中有册子一说,袭人提醒他王熙凤或许会如梦中所示去往册子所指之处,这让宝玉感慨人有定数,还幻想若再做梦定要细细查看,以求未卜先知。
不久,王熙凤咽气,众人悲痛不已。贾琏手足无措,传赖大办理丧事,自己回明贾政。然而,贾府此时经济拮据,诸事难以周全。王仁前来奔丧,不仅指责贾府对王熙凤的后事办理不认真,还想让巧姐拿出财物,甚至怀疑巧姐留着财物做嫁妆。巧姐心中不满,平儿也生气地维护巧姐。贾琏为银钱发愁,平儿拿出自己未被抄走的东西让贾琏拿去典当应急,这一行为体现了平儿的忠诚和善良。而秋桐却心生嫉妒,与平儿产生矛盾,贾琏因此更加嫌弃秋桐,邢夫人却责怪贾琏,家庭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
与此同时,甄应嘉蒙恩还玉阙。甄应嘉的还职为故事增添了新的变数,也暗示着官场的风云变幻。甄应嘉与贾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归来或许会给处于困境中的贾府带来一丝转机,但也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
本回中,王熙凤的去世是贾府衰败的一个重要标志。她曾是贾府的管家,精明能干却也心狠手辣,她的离世让贾府失去了一位强有力的管理者,使得贾府在管理、经济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而甄应嘉蒙恩还职这一事件,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复杂和多变,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两条线索并行交织,生动地展现了封建社会家族兴衰和官场沉浮的景象,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红楼梦》所蕴含的悲剧色彩和社会意义。
二、王熙凤的人物形象与悲剧命运
1.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剖析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是一个极为复杂且立体的人物,她的性格特点丰富多样,在贾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在贾府上下是有目共睹的。她管理着贾府这个庞大的家族,将府中的大小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在协理宁国府时,她展现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面对宁国府的混乱局面,她首先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使得府中的各项事务都有章可循。她雷厉风行地处理事务,对于违反规定的人绝不姑息。有一次,一个婆子迟到,她立刻按照规定进行处罚,打板子、扣月钱,让众人不敢再懈怠。在操办秦可卿的丧事时,她事无巨细,亲自安排各项事宜,从人员调配到物资供应,都安排得十分妥当,让丧事办得既风光又有序。她的精明还体现在对贾府经济状况的了解上,她深知府中入不敷出的困境,试图通过一些手段来维持贾府的经济运转,虽然这些手段并不一定都合理,但也显示出她对家族经济的关注和思考。
然而,王熙凤的心狠手辣也是她性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她不惜使用各种残忍的手段。在处理尤二姐的事情上,她表现得极其狠毒。她先是将尤二姐接入贾府,表面上对她和善,实际上却在背后设计陷害她。她利用秋桐来折磨尤二姐,让尤二姐在精神和肉体上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她还买通官府,诬陷尤二姐的前夫张华,使得张华状告贾琏,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尤二姐不堪折磨,吞金自尽。王熙凤的这种心狠手辣,不仅让尤二姐这样的弱女子成为了她的牺牲品,也让贾府中的其他人对她心生畏惧。
王熙凤的贪婪狡黠同样十分突出。她利用自己在贾府的权力,大肆敛财。她放高利贷,将贾府下人的月钱拿去放债,赚取利息。她还在处理府中事务时,收受他人的贿赂,为他人谋取私利。在贾赦想要鸳鸯做妾的事情上,她虽然表面上劝阻贾赦,但实际上却在暗中观察局势,试图从中获利。她的狡黠还体现在她善于察言观色,能够根据不同人的喜好和需求来调整自己的言行。在贾母面前,她总是能说一些让贾母开心的话,逗得贾母哈哈大笑,从而赢得贾母的欢心和信任。
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容忽视。她是贾府的管家奶奶,掌握着贾府的财政大权和日常事务的管理权。她的决策和行动直接影响着贾府的运转。她对上要讨好贾母、王夫人等长辈,对下要管理众多的丫鬟、婆子和小厮。她在贾府中就像是一个权力的中心,各方人物都围绕着她转。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贾府表面的繁荣和稳定,但她的一些行为也加速了贾府的衰败。她的贪婪和敛财行为使得贾府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化,她的心狠手辣也加剧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纷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