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卡捷琳娜伤势不重,简单包扎消炎后,孤岛即刻带领五千伤残士兵返回君士坦丁堡,另外的部队在冲锋犀牛的带领下退守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三国交接西尔米乌姆地带,在城镇贝尔格莱德开启为期5年的驻军。
在拜占庭帝国那广袤无垠的领土之上,马其顿地区恰似一颗历经黑暗后重新焕发出夺目生机的璀璨明珠。
往昔,连绵不绝的战争无情地吞噬着这片土地的活力,城镇沦为残垣断壁,乡村满是荒芜寂寥。
然而,随着奴隶与各类物资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入,仿佛为这片饱经沧桑的大地注入了一股磅礴且炽热的生命力,处处洋溢着忙碌而充满希望的气息。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驱散夜的凉意,长长的奴隶队伍便在、神情冷峻的士兵和各家族贵族势力严密押送下,缓缓踏入马其顿的边界。
这些奴隶除了匈牙利、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之外,还有很多从世界的各个角落贩卖而来的奴隶,他们肤色各异,或黝黑如夜,或白皙似雪;语言不通,叽里咕噜。
但此刻,他们都是同样的命运,成为了马其顿复兴大业中一颗颗渺小的螺丝钉。
在马其顿的主要城镇中心,特意规划出了宽敞且井然有序的奴隶分配点。
身着官府的官员们在彭大帅的带领下,面容严肃,手中紧握着记录详尽的分配名册,依照既定的规则,有条不紊地将奴隶们分配到各个工作岗位。
有的奴隶被带往那片荒芜已久、杂草肆意丛生的农田;有的则被安排前往深藏地下宝藏的矿山;还有一部分进入了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他们肩扛背驮,挥洒着汗水,参与到城镇的重建与扩张之中。
在一处开阔的农田里,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而下,烤得大地仿佛都在微微颤抖。
一群奴隶正弯着腰,在一位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的监工严厉目光下,奋力地挥舞着锄头,翻耕着坚硬的土地。
每一次锄头落下,都扬起一阵尘土,汗水早已湿透了他们褴褛的衣衫,顺着脸颊、脊背不住地流淌,滴落在刚刚翻开的泥土上。
监工手持一根长长的皮鞭,在空中挥舞得呼呼作响,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快些干活!这片土地今年必须种出足够的粮食!要是谁敢偷懒,可别怪我不客气!”
奴隶们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恐惧,纷纷咬紧牙关,更加卖力地劳作起来。
他们心中虽满是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状的无奈,但也明白,唯有努力干活,或许才能在这残酷的命运中寻得一丝生存的机会,同时都在暗暗祈祷拜占庭皇帝说的是真的在马其顿经济特区干满两年就恢复自由身。
在他们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下,原本杂乱无章、杂草丛生的农田逐渐变得整齐有序,一垄垄土地像是被精心梳理过的发丝。
播下的种子在温润的泥土中汲取着养分,不久后,嫩绿的新芽如同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给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带来了丝丝生机与希望。
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马其顿地区犹如一颗茁壮成长的树苗,迅速焕发出勃勃生机。
短短一段时间内,人口便如雨后春笋般突破了百万大关。
新增加的庞大人口基数,宛如一场及时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且强劲的劳动力,使得农田里的庄稼茁壮成长,丰收的景象随处可见。
同时,也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有力地推动着商业的蓬勃发展。
城镇中的集市日益热闹非凡,摊位鳞次栉比,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宫中,皇帝孤岛站在高大的窗前,目光透过明亮的琉璃窗,遥望着马其顿地区的方向。
当他听闻马其顿地区的蓬勃发展景象时,脸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笑容中饱含着对帝国未来的期许与信心。
粮食储备对于一个庞大帝国而言,犹如基石对于高楼,是稳固与发展的根本所在,据可靠的信息塞尔柱帝国内战已经结束,现在他们的新国王正在国内进行一系列调动,不过短时间应该不会再和拜占庭开战。
为了防备下一次的战争的再次开启,孤岛在心中暗自谋划,决定在马其顿、君士坦丁堡、塞尔柱边境和王子岛建立军管制四大粮仓基地。
得到命令的官员在马其顿,选址工作经过了严谨的勘察与论证,最终确定在一片地势平坦开阔、水源充足且交通便利的地方。
消息一经传出,在君士坦丁堡新征召的军队迅速响应,士兵们怀着满腔的热忱,奔赴建设一线。
一座座坚固无比的粮仓建筑拔地而起。粮仓外观宏伟壮观,内部空间宽敞且布局合理。士兵们日夜值守,警惕的目光时刻扫视着四周,确保粮仓的安全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从帝国各地征集而来的粮食,在浩浩荡荡的运输队伍护送下,源源不断地充实着这座粮食宝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