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飞的第一个命令:小非洲们就地换装JTS90-C半自动步枪和MR02-D麦德森轻机枪,立即开始保养新枪,配足弹药,随时准备打仗。
鲁飞的第二个命令:立即派人在德班铁路大桥上安放炸药,随时准备炸桥,这个任务由陈山河负责。
鲁飞的第三个命令:由吕洪亮带领三十个换装完闭的步兵排,立即押运一批军火回凤凰山农场,那里是非洲军团的根基所在,不容有失。
鲁飞的第四个命令,由杨新觉和赵铁衣带领二十个步兵排,前出到德班公路的必经之地灌木林,在此设伏,阻击殖民当局治安部队。少则全歼,多则且战且退,迟滞敌人。
随着命令的下达,分布在各个仓库的非洲军团动了起来。吕洪亮和陈山河在夜色的掩护下,先后带人离开了德班港区。杨新觉和赵铁衣稍慢了一点,因为他们的任务更重,所以携带的弹药较多。
在鲁飞排兵布阵的时候,莱尔德终于又回到了现实,白色粉末不能让他永远忘掉一切,至少短时间内是做不到的。
莱尔德拿起了电话,先把港口警备队长马拉希亚叫过来,这件事两人有必要统一口径,这样对两个人都有利。
马拉希亚面色灰暗地走了进来,直接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
“我要打电话了,你有什么要提醒我的吗?”莱尔德问道。
马拉希亚抬了抬眼皮,似乎要说什么,但他却摇了摇头,表示没什么要提醒的。他属于受害者,他觉得错不在己,只要不做画蛇添足的蠢事,就问责不到他的头上。
莱尔德犹豫了再三,终于艰难地拿起电话,拨通了德班殖民地事务次官马奎尔的电话。在电话里,莱尔德详细的汇报了整个德班港事件的经过。他十分精明的给自己留足了后路,他没有说一句假话,但是真话,他也并未全说。在汇报的末了,他告诉马奎尔,港口警备队长马拉希亚就在他身旁,是否需要他再汇报一下情况。然而,马奎尔直接挂掉了电话,根本不想再听他多说一句。
马奎尔放下了莱尔德的电话,目光看向漆黑的窗外,几个熟悉的面孔浮现在眼前。
林德洛夫,自己的老乡加校友,在南部非洲最好的朋友。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甘愿把帝国兴衰扛在肩头的人。然而此时,他却生死未知。
莱尔德,他是个存在感不强的没落贵族,他来南部非洲,就是为了淘金而来。对金币的执着,已经让他在海港管理局长的位置上忍耐四年了。他虽然荒于港口政务,但却懂得用人,重用林德洛夫,让港口正常运转。他基本上是个大智若愚的人。
马拉希亚,这个被约翰内斯堡殖民当局排挤掉的治安官,喜欢随遇而安,得过且过,不思长进的人。但他十分聪明,不争不抢,懂得放权,所以他的治下管理尚可。
马利亚斯(祁连山的马来人姓名),加里曼丹商行的总经理,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的马来人。十分精明,善于交际,也算是自己的好朋友之一。总体上看,此人云里雾里,让人猜不透。日本人权田修一说他是清国人,但又无法证实。
阿德内(鲁深的马来人姓名),沙巴洲商行的少东家,也是马来人,也是自己的好朋友之一。他的商行里,马来货,清国货,日本货,印度货都有,日本人权田修一说他也是清国人,但依然无法证实。
马奎尔把这几个人回想了一遍,思绪不得不回到德班港开枪事件上,不论加里曼丹商行是马来人开的,还是清国人开的,胆敢公然开枪杀人,就不能原谅。这是对南部非洲殖民当局的公然挑衅,是对大英帝国的公然挑衅。
一种从未有过的愤怒在马奎尔的血管里奔腾,德班港的枪声让帝国在南部非洲的荣耀蒙羞,作为德班殖民当局的事务次官,他有责任和义务迅速处理此事件。
马奎尔突然起身,在办公室里转了一圈,平息了一下怒气,推开门,走出了自己的办公室。他径直走向了德班殖民当局行政长官特莱斯的办公室,然而,他未能如愿。特莱斯今天去了约翰内斯堡,还没回来。
马奎尔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给约翰内斯堡殖民当局的事务次官埃里克森打电话,想询问特莱斯的去向,但是,接电话的人告诉他,埃里克森次官不在。他每隔半个小时,拨打一次,一连三次,均被告之,外出未归。马奎尔略显焦躁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转了几圈。最后,他把电话打到了德班治安团,这回有人接听。治安团长比费亲自接的电话,马奎尔把德班港的开枪事件告诉了比费,并让比费等待命令,做好出发的准备,可能明天一早就要出发。
放下电话,马奎尔坐回沙发上,陷入了深思。加里曼丹商行为什么敢开枪?难道他们不知道开枪的后果吗?他们运来的是什么东西?让他们不得不开枪。
马奎尔突然站起来再次拿起电话,这次打给的是德班殖民当局治安官弗雷德,让弗雷德马上派人去加里曼丹商行抓人,全抓了,抓完再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