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身姿挺拔,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赤手空拳,气宇轩昂。
只见关羽来到三人面前,勒住马缰,打量着他们,问道:“你们便是想要营救公孙瓒之人?”
张飞瞪着关羽,大声说道:“没错!你既然不放人,那就休怪俺不客气了!”
关羽微微皱眉:“公孙瓒犯下大罪,我奉刘太守之命看守,岂能轻易放人?你们若执意要救,只怕是自寻死路。”
刘备赶忙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关将军,公孙瓒虽有过错,但他也曾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如今他身处困境,我等作为朋友,怎能见死不救?还望将军念及同为汉臣之谊,放我们进城救人。”
关羽冷哼一声:“哼,什么朋友之义,在这大义面前皆微不足道。你们若不速速离去,休怪我拳头无情。”
张飞再也忍不住了,怒吼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家伙,看招!”
说罢,举枪便向关羽刺去。关羽毫不畏惧,挥拳迎上,两人瞬间交起手来。
只见关羽动作敏捷,拳头如电,每一击都蕴含着千钧之力。
张飞虽勇,但面对关羽这般身手,竟渐渐落于下风。
刘备在一旁看得心急如焚,大声喊道:“关将军,且慢!我们并非有意与你为敌,只是不忍见公孙瓒受苦,还望你能高抬贵手。”
关羽听闻,手上动作微顿,却并未停歇,边打边说道:“刘兄,此事关乎蓟城的法度,吾身负重任,绝不能轻易通融。”
张飞攻势愈发猛烈,口中骂道:“哼,什么狗屁法度!你这分明是公报私仇!”
关羽眉头一皱,怒声道:“张翼德,休要胡言乱语!我关羽行事向来光明磊落,岂容你在此信口雌黄。”
两人你来我往,激战正酣,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人马疾驰而来,为首之人正是公孙瓒。
面色焦急,高喊道:“住手!都给我住手!”
众人停下,公孙瓒策马赶到近前,滚鞍下马,对着关羽深深一拜:“关将军,一切皆是我公孙瓒的过错,我愿束手就擒,还望将军莫要为难我的这些朋友。”
关羽看着公孙瓒,心中瞬间茫然,半晌才道:“公孙太守,你既知罪,为何还要连累他人?”
公孙瓒抬起头,眼中满是悔恨:“我一时糊涂,犯下大错,想要带兵攻打蓟,而不是讨伐黄巾,如今只求能有机会弥补,若将军能饶他们一回,我愿投靠刘虞,接受任何惩处。”
刘备、张飞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不舍与无奈。
刘备上前一步,对着关羽再次行礼:“关将军,公孙兄长既然已有悔意,还望你看在往日情分上,放我们一条生路。”
关羽沉默良久,终是缓缓放下拳头,叹了口气道:“罢了,今日之事,我便暂且放过你们。但公孙瓒,你必须跟我回城,诚心归顺刘虞,接受自己应有的惩罚。”
公孙瓒点头如捣蒜:“是是是,多谢关将军不杀之恩。”
众人见关羽松了口,皆是松了一口气。
刘备忙上前扶起公孙瓒,眼中满是关切:“公孙兄,此番你着实莽撞了些,好在如今关将军宽宏大量,给了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往后可切莫再如此冲动行事了。”
公孙瓒擦了擦额头的冷汗,面露愧色:“刘皇叔教训得是,我定当铭记在心,往后行事定会三思而后行。”
关羽看着这一幕,微微皱眉道:“公孙瓒,你既已答应归顺刘虞,接受惩处,那便需尽快随我回城。刘虞大人向来宽厚仁慈,只要你真心悔过,想必也不会太过为难于你。”
公孙瓒连忙点头称是:“我这便随将军回城,只是……”瞬间顿了顿,看向眼前的兄弟和自己的残部们,面露不舍与担忧,“还望关将军能照拂一下我的这些部下和这些兄弟,他们皆是跟着我出生入死之人,此番之事,他们也多有无奈。”
关羽目光扫过公孙瓒的部下,沉声道:“你放心,只要他们不再为非作歹,我自不会难为他们。但若有不遵军纪、妄图生事者,我也绝不轻饶。”
公孙瓒的部下们听闻此言,纷纷下马,单膝跪地,齐声道:“多谢关将军不杀之恩,我等定当遵守军纪,不敢再有二心。”
关羽轻轻点头,示意众人起身。
随后,他转身对刘备、张飞等人说道:“今日之事,就此暂且了结。我们还需尽快赶回城中,向刘虞大人复命。”
刘备、张飞等人自然没有异议,一行人整顿一番后,便浩浩荡荡地朝着城池方向而去。
一路上,公孙瓒心中满是忐忑,他深知自己此次犯下的过错严重,不知等待自己的将会是怎样的惩处。
而此时,刘备、张飞以及其他随行人员纷纷围拢在公孙瓒身边,他们神情关切,目光中透露出对公孙瓒的担忧与抚慰之意。刘备轻声说道:“公孙兄,事已至此,不必过于忧心忡忡,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改过自新,未来必定还有转机。”张飞也粗声粗气地附和道:“是啊!大哥说得没错,咱们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没啥过不去的坎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