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一扬没有寒暄,直接打开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陈总裁,巴林银行即将破产,香港分行有87名本地员工,管理着超过两百亿港币的客户资产。“
陈德霖的眉头皱了起来:“谢先生消息很灵通啊。不过这是英国银行的事务,金管局不便干涉。“
“但如果收购方是香港本地企业呢?“谢一扬将文件推到对方面前,“扬帆国际金融集团,注册资金十亿港币,完全符合香港银行条例对金融机构股东的要求。“
陈德霖翻开文件,越看脸色越凝重:“谢先生,这不是简单的商业收购。巴林银行涉及巨额亏损,英国财政部已经介入...“
“所以需要金管局特批。“谢一扬微笑着又推过一份文件,“这是XXX国际司的支持函,王司长亲自签的字。“
陈德霖盯着那份盖着红色大印的文件,手指微微发抖。他当然知道这位“王司长“是谁——正是此刻坐在谢一扬金融团队里的前人行副司长王建军。
“谢先生,你这是让我为难啊。“陈德霖叹了口气,“英国方面...“
“陈总裁,“谢一扬突然压低声音,“令郎在伦敦的房产,上个月刚升值了30%,恭喜。“
陈德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恐。
谢一扬继续道:“那栋位于肯辛顿的花园别墅,市值至少两百万英镑。不过...“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如果英国税务局知道购房资金来自您在开曼群岛的离岸账户,恐怕就不太妙了。“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陈德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谢先生想要什么?“他终于开口,声音干涩。
“两件事。“谢一扬竖起两根手指,“第一,金管局对这笔收购开绿灯;第二,将巴林银行香港分行的2.7亿人民币债务划归英国总行清算。“
陈德霖倒吸一口冷气:“这...这不可能!债务是跟着资产走的,国际清算有严格规则...“
“所以才需要您的'特殊处理'。“谢一扬从内袋掏出一张照片,轻轻放在桌上,“比如,将这部分债务归类为'尼克·里森欺诈案关联负债',由英国金融补偿计划覆盖。“
照片上是陈德霖的儿子与一名未成年少女在别墅泳池边的亲密照。陈德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谢先生,你这是...“
“选择权在您手中,陈总裁。“谢一扬站起身,整理西装袖口,“明天上午十点前,我要看到金管局的预批准函。否则...“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照片,“伦敦警察厅的举报热线一直很畅通。“
走出金管局大楼时,夕阳已经西沉。谢一扬站在维多利亚港边,看着对岸九龙半岛渐次亮起的灯火,掏出手机拨通了李明哲的电话。
“卡特搞定了吗?“
“比预想的顺利。“电话那头李明哲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他不仅交出了内部账本,还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尼克·里森在新加坡期货市场的亏损,有三分之一是伪造的。“
谢一扬的瞳孔微微收缩:“具体数字?“
“至少八千万美元。里森用这笔钱在瑞士开了私人账户,准备等风头过去就...“
“告诉卡特,我要这八千万的转账记录。“谢一扬打断他,“另外,安排人去法兰克福,我要在24小时内见到里森本人。“
挂断电话,谢一扬走向停在路边的奔驰S600。张铁柱已经拉开车门等候,机械臂上夹着一份刚收到的传真。
“老板,周秘书长的回复。“
谢一扬接过传真扫了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纸上只有短短一行字:“外汇额度已批,明早到账。英驻港总领事今晚在半岛酒店宴请英国贸易大臣。“
奔驰车缓缓驶入傍晚的车流中。谢一扬降下车窗,让咸湿的海风吹拂面庞。香港的夜色如此迷人,灯火璀璨如星河倾泻。而明天,这片金融星河中最亮的一颗星,将落入他的掌中。
半岛酒店,嘉麟楼包厢。
英国贸易大臣理查德·韦伯斯特正举杯致辞,他浓重的牛津口音在包厢里回荡:“...大英帝国与香港的特殊关系不会因主权移交而改变...“
谢一扬坐在角落,静静观察着这位满头银发的英国贵族。韦伯斯特身边是香港总领事查尔斯·鲍威尔,两人谈笑风生,丝毫看不出英国正面临二战后最严重的银行危机。
“谢先生,久仰大名。“
一个悦耳的女声在耳边响起。谢一扬转头,看到一位金发碧眼的年轻女子站在身旁,手里端着香槟。她穿着得体的深蓝色套装,胸口别着英国皇家徽章。
“伊丽莎白·韦伯斯特,理查德的女儿,也是巴林银行伦敦总行的法务顾问。“女子主动伸出手,“父亲告诉我您对收购香港分行有兴趣?“
谢一扬与她轻轻握手,触感冰凉如蛇:“韦伯斯特小姐消息很灵通。“
“叫我莉兹就好。“女子微笑,红唇如血,“谢先生可能不知道,我负责巴林银行亚洲区的法律事务。关于香港分行的处置,我有一些...内部建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