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大清脚步匆匆,手里拎着从外面帮厨带回来的饭菜。
饭菜的香气在空气中悠悠弥漫开来。
刚到四合院门口,就瞧见聋老太太正坐在小板凳上。
阎埠贵和三大妈杨瑞华站在一旁闲聊。
何大清笑着打招呼:“几位,都在呢!”
聋老太太半眯着眼,扯着嗓子说:“大清回来啦!拎的啥,怪香的。”
何大清扬了扬手里的饭菜,“给人帮厨带回来的,让家里人也尝尝。”
阎埠贵推推眼镜,“大清,你这手艺好,帮厨肯定不少挣吧?”
何大清摆摆手,“挣不了多少,就图个补贴家用。”
杨瑞华凑过来,“大清,你家柱子最近咋样?我瞧着那孩子虎头虎脑的,招人稀罕。”
何大清脸上笑意更浓,“柱子还行,就是调皮了些,不过懂事着呢,知道帮家里干活。”
聋老太太点头,“柱子这孩子有孝心,以后错不了。不像有些个,光知道算计自家人。”
说着,瞥了阎埠贵一眼。
阎埠贵干笑两声,岔开话题,“大清,你说现在这局势,往后咱这日子能好过不?”
何大清思索片刻,“我觉得只要人勤快,总能把日子过下去。”
聋老太太点点头:“对喽,就该互帮互助。远亲不如近邻!”
杨瑞华笑着说:“大清啊,你这手艺好,出去帮厨人家肯定乐意请你。不像我们家那口子,就会耍嘴皮子。”
说着,轻轻戳了戳阎埠贵的胳膊。
阎埠贵尴尬地笑了笑:“我这不是有别的本事嘛。大清,你这经常出去帮厨,见多识广,最近外面有啥新鲜事儿没?”
何大清想了想,说道:“还真有。今儿在那东家,听说现在物价又涨了些,好些个东西都不好买了。有些东西,出钱也买不到。”
东西贵,钱不值钱。
聋老太太叹了口气:“唉,这世道,啥都在涨,就咱老百姓的日子难过哟。万恶的小鬼子。”
阎埠贵皱了皱眉:“可不是嘛,再这么下去,这生活可咋整。大清,你说以后这物价还得涨到啥地步去?”
何大清无奈地摇摇头:“我也说不准呐。不过咱老百姓能咋办,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尽量把日子过下去。”
众人又闲聊了几句,何大清进了四合院,“不跟你们聊啦,我先回去给家里人做饭,改日再唠。”
....................................
一进家门,何大清就喊道:“柱子,孩他娘,我回来啦!”
何大清扬了扬手中的菜,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又透着满足。
赵秋香赶忙起身迎过去,“大清,你可算回来啦!今儿个帮厨咋样?”
何大清把饭菜放在桌上,一边坐下一边说道:“还行,今儿那东家办喜事,人多活也多,不过给的赏钱也不少。”
赵秋香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辛苦你了,大清。”
何雨柱看着桌上的饭菜,咽了咽口水,“爹,您带回来的这是啥好吃的呀,闻着可真香。”
何大清笑着拍了下何雨柱的脑袋,“你个小馋猫,这是东家剩的一些好菜,我特意给你们娘俩留的。”
何雨柱嘿嘿一笑,就要伸手去拿,赵秋香轻轻拍开他的手,“柱子,急啥,先让你爹歇会儿,咱们再吃。”
何大清摆了摆手,“没事儿,我不累。柱儿啊,爹跟你说,你也一天天长大了,该学着点手艺。
爹这帮厨的活儿,虽说辛苦,但能养活一家人,等你再大点,爹就教你,以后也能有个安身立命的本事。”
何雨柱点了点头,“爹,我知道啦,我也想跟您学手艺,以后让您和娘都过上好日子。”
赵秋香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柱子,你爹说得对,这手艺学到手,走到哪儿都不怕。不过啊,娘还希望你做个正直的人,不管以后咋样,都不能走错路。”
何大清拿起烟袋,“柱子,恁娘说的对。”
何雨柱认真地说道:“爹,您放心吧,我都记着呢。就像今天,我……”
何雨柱突然想起敲晕二鬼子抢钱买烤鸭的事儿,犹豫了一下,不知该不该说。
何大清见他欲言又止,问道:“咋啦,柱子,有啥事儿瞒着爹呢?”
何雨柱看了看何大清,还是把今天的经历说了出来。
何大清听完,脸色一变,“柱子,你打的好,二鬼子都不是好东西。你咋能这么冒险呢!那些二鬼子可都是些亡命之徒,万一出了事可咋办?”
赵秋香也在一旁附和:“是啊,柱子,娘知道你是好心,想给娘买烤鸭,可这太危险了。以后可不能再干这种事儿了。”
何雨柱赶忙说道:“爹,娘,我知道错啦。我当时也是没办法,不过我保证以后不会再这么冲动了。”
何大清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柱子,爹知道你胆子大,可这世道乱,干啥都得小心。咱们本本分分过日子,靠自己的手艺吃饭,才是正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