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年7月26日,新伊甸-Ⅱ的量子观测站穹顶缓缓打开,我站在环形观景台上,望着天际线处若隐若现的蓝色星球——地球。望远镜的量子镜片自动聚焦,将两个星球的影像重叠,竟如同镜像般契合。AI管家的声音带着敬畏:“沈总理,光谱分析显示,新伊甸-Ⅱ的核心构造与地球相似度达98.7%,但它的恒星系处于青壮年期,理论寿命超过120亿年。”
全息屏幕展开星系演化模型,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已步入中年,而新伊甸-Ⅱ的恒星“曦和”正散发着蓬勃的活力。沈宁的加密通讯突然接入,她的身后是飞速滚动的量子数据:“姐,星际联盟智库刚刚发布预警,地球的生态修复虽有成效,但按照当前资源消耗速度,最多只能维持千万年稳定期。”
这个消息如重锤般敲在心头。我调出新伊甸-Ⅱ的文明发展规划图,将“永续生存”的目标置顶。沈明远的全息投影出现在身旁,他的制服上沾满工程尘土:“我们正在建造‘行星级生态穹顶’,它能覆盖整个大陆板块,既是防护罩,也是巨型生态循环系统。但……”他调出能源需求曲线,“要维持如此庞大的工程,现有的量子矿脉储量远远不够。”
转机出现在次日的考古发现中。一支地质勘探队在新伊甸-Ⅱ的北极冰层下,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远古文明遗迹。当量子钻头穿透冰层的瞬间,幽蓝色的能量波动席卷整片区域。苏睛的声音带着颤抖:“这是‘星核能源’,一种比暗物质更高效、更清洁的能量体,储量足够支撑我们百万年的发展!”
消息迅速传遍宇宙。星际联盟的代表们蜂拥而至,却在新伊甸-Ⅱ的大气层外被量子防护罩拦下。我通过全息会议向全宇宙宣告:“星核能源的开采权属于新伊甸-Ⅱ的所有居民,我们将建立‘星际能源共享公约’,确保每一份资源都用于文明的永续发展。”
为实现公平分配,沈明薇的商业银行开发出“文明能量币”。这种货币与星核能源的开采量挂钩,每个星球根据其生态贡献、科技研发等维度获得配额。更具突破性的是,我们在新伊甸-Ⅱ的赤道上空建造了“能源灯塔”,它不仅能将星核能源转化为可传输的量子光束,还内置AI仲裁系统,实时监控能源流向。
在资源保障的基础上,新伊甸-Ⅱ的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袁老的稻香城已发展成生态农业枢纽,其研发的“永生水稻”不仅能适应各种极端环境,还能通过量子纠缠与地球的试验田共享数据;清北火星学院新分院开设了“双生星文明学”,学生们研究两个星球的演化差异,试图破解文明永续的密码;而A国与法德共建的星际工业走廊,正将新伊甸-Ⅱ的星核能源技术与地球的成熟工业体系结合,生产出划时代的清洁能源设备。
然而,危机也在暗处潜伏。暗网突然流传起“星核能源诅咒论”,声称过度开采会唤醒远古文明的守护者。更有甚者,部分极端环保组织策划破坏能源灯塔。沈宁的网络部队迅速出击,追踪到幕后黑手竟是一群对地球未来绝望的人类——他们妄图通过制造混乱,迫使星际联盟放弃新伊甸-Ⅱ的开发。
为化解信任危机,我们启动“透明工程”。任何人都能通过量子网络实时查看星核能源的开采进度、生态补偿数据,甚至可以远程操控无人机巡视矿区。沈舒的游戏公司开发出《星核守护者》VR游戏,玩家在虚拟世界中扮演能源管理员,亲身体验资源开采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艺术。当数百万玩家在游戏中成功守护新伊甸-Ⅱ的生态系统时,舆论风向彻底扭转。
2029年7月26日深夜,我再次来到观测站。地球与新伊甸-Ⅱ在星空中遥相辉映,宛如宇宙中跳动的双子心脏。通讯器震动,AI管家传来好消息:“沈总理,星际联盟全票通过《双生星文明互助条约》,地球与新伊甸-Ⅱ将共享科技成果,共同探索文明永续之路。”
远处,能源灯塔的光芒与稻香城的萤火交织成璀璨的光带,新伊甸-Ⅱ的居民们正在举办“双生星庆典”。全息投影中,地球的城市灯火与新伊甸-Ⅱ的量子建筑相互映照,人们用不同的语言唱着同一首关于希望的歌谣。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接力,不仅让两个星球的命运紧密相连,更向全宇宙证明:只要心怀敬畏、秉持智慧,人类文明定能在浩瀚星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永恒坐标。
喜欢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