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本人倒是不在意这些,她要是在意世人评说,她当初就不会选择登基为帝了。
而此时, 李世民已经破防了,他大唐出了个女皇帝?
而此时,其他唐朝之前的皇帝,则是很好奇,女子也能登基为帝吗?同时各位帝王也在留心,自己身边有没有这样想要称帝的女子。其中以刘邦为首。
刘邦听到武则天女子称帝,害怕吕雉在他死后也走跟武则天一样的道路称帝。
而吕稚闻有女子称帝后,也有瞬间想要称帝,但下一秒,这个想法就被吕雉从脑袋里晃了出去,大汉国情跟大唐不同,与其她自己称帝,不如扶持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她掌权。她可以不当女皇,但她儿子一定得是皇帝。
【安史乱后无英豪
不过是生死命一条
三岁孩童戏歌谣
再无人比那黄巢】
安史之乱?武则天眼里闪过一丝精光,这是哪个昏庸的皇帝弄出来的?还有黄巢,这是谁啊?听起来杀气很重啊。
而李世民,此时是破防了一次又一次,女皇帝,安史之乱,还有一个听起来就杀气十足的黄巢,他的大唐啊。
朱元璋看到黄巢,也跟旁边的马皇后说,“这黄巢,别的先不说,但他杀这些贵族,咱是绝对赞成。这些权贵就是要杀怕了,不然他们就鱼肉百姓,最后受伤的就是百姓。”
马皇后听到朱元璋这话,一脸无奈,重八哪里都好,就是杀心太重了,还是得她多劝劝。
【待到来年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诗……杀气好重啊。”李世民皱起眉头,这黄巢跟这首诗,都杀气这么重,这大唐后世是发生了什么啊?这么重的杀气是冲着谁去的呢?是他李唐皇室吗?后世之君能顶住吗?
【(宋)自黄袍加在身前
以杯酒释了兵权
可多年后再想当年
这也才是忠义两全】
“赵匡胤也算是一代人杰,可惜啊,宋朝之后的君主都是软骨头,整个宋朝的名声也都被连累了。”
【那靖康之祸
到今日仍被人唾
那尽忠报国之诺
在当年竟是为过
将军若是不还朝
有谁可动你分毫
那莫须有的罪一条
还真是罪不可饶】
众位宋朝之前的帝王,听到这段,都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精忠报国怎么就成过错了?但听起来,这都不是什么好事啊,靖康之祸,竟然被长时间唾弃,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还有,他们是老了?跟不上时代了?这宋朝的莫须有是个什么罪?
赵匡胤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但已经听出来都不是什么好事,他大宋后世之君这几句歌词,他听着越听越心慌,这后世的不孝子孙,都干了什么事啊。
【(元)自大汗铁蹄之下
也败了英雄白发
这普天下的佳话
唯有那万国皆怕】
汉朝位面,刘彻听到这几句歌词,觉得这元朝还真是合他的心意,就应该让他大汉的铁蹄打出一个大大的疆土,打出他大汉的威望,让其他国家都臣服于他大汉。
秦朝,秦始皇倒是觉得万国皆怕有什么好的,与其让其他国家怕,不如直接吞并入他大秦。
朱元璋虽然不喜欢元朝,但也不得不承认,元朝的铁骑,还是很厉害的,疆域也是真的大。
【(明)是和尚还是乞丐
换来的山河不败
那英雄便有的无奈
是手中刀斧的快】
“得国之正,无过于明啊。”
“妹子,是咱啊。”朱元璋激动的拉起马皇后的手。
“好了,重八,多大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一样。这里还有这么多人呢。”马皇后也是十分无奈了。比起朱元璋的开心,马皇后更关注的是后面的两句,重八杀心这么重,她一定得看住重八,不能让他大开杀戒。
而此时,明朝之前的皇帝们则很惊奇,竟然有人从乞丐和尚当上皇帝,也是稀奇了。他们能当上皇帝的,很多人都是王侯将相,祖上都是达官显贵,哪怕是一直以来说的出身低的“布衣出身”汉高祖刘邦,那也是亭长,怎么也是个官身啊。
刘邦感叹道:“乃公当初就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最后却能取得天下,成为帝王,本以为已经够励志了,后世竟然还有乞丐出身取得天下的,这可真是人外有人啊。”
【可惜了土木之变
让盛世再难重现
用粉身碎骨换一遍
六月的飞雪一片】
“什么?”朱元璋听到这,一下子站了起来,土木之变?盛世再难重现?这是哪个不孝子孙弄出来的?
朱元璋一脸愤怒,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子孙如此无能,导致王朝衰败。但他一时间也不知道是哪个不孝子孙,只能在这生闷气。
马皇后见朱元璋如此愤怒,也开始劝说,“重八,后世子孙的事情我们就算想管也是力所不及啊,不如我们先把眼前的事情顾好吧。”
马皇后也愤怒,可是她更理性,她知道这事他们再生气也改变不了,与其生气,不如顺其自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