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子最后拎着几个食盒进了膳房,里面是在云城的“喜盈门”大酒楼买的包子和饺子,直接蒸热了就可以吃!
冯铭轩跟在禾娘的身后进了膳房,听顺子向小姑娘解释包子和饺子的吃法…
都交代清楚后,冯铭轩小声的对禾娘说:“禾禾…禾妹妹!我回云城过年了,初四才能回回…回镇上!”
禾娘大着胆子看着冯铭轩点点头,两个人的脸颊上都布满了红云,心都在“扑通扑通”慌乱的跳着…
初四啊,好多天都见不到呢。
好在过了年,离成亲的日子一天近一天了。
冯铭轩告诉岳父,遇上难事儿去镇子上找护院冯安即可,冯安和奶娘、小桃都在镇上看守铺子。
胡老二思忖,他在胡家村生活三十多年了,啥事儿都没有。但女婿的关切,这份心意得领了!
胡老二和三郎把女婿的马车送出了村头才回到村尾的家。
云城究竟有多大?三郎想,等他会认字了,家里有了骡车,他也要去云城里看看…
父子三人回家后,把各种年礼归置好。
送给老娘的养老银子,胡老二数好二百个大钱串好。
两筐猪肉,胡老二掂了一块五斤左右肥瘦均匀的肉,放进菜篮里。然后拿了一包红糖,一包白糖,一包黑芝麻糖也放进菜篮中。还给给大哥拿了一坛烧酒,一罐茶叶…
大哥家刚给大寒办了喜事,家底儿都掏空了,年货都没有置办。
挑挑拣拣,胡老二给刚分家单过的二郎,也拿了一块差不多五斤左右的肉,一斤麻糖,一包红糖,十斤白面。
在篮子上盖上一块蓝麻布后,胡老二吩咐三郎送去二郎家。
大寒小两口刚分家,小日子有人帮帮才好过,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儿。
胡老二想起他和孩子娘刚分家时艰难度日,暗暗叹息一声…
三郎提着篮子出了门,臭臭立即屁颠颠的跟在后面追,不时蹭着小主人的脚跟。
好几次,三郎差点踩到了臭臭,三郎生气的瞪着臭臭,这要是踩着了,可不踩伤了?
看着生气的小主人,小家伙立即用圆溜溜、湿漉漉的眼睛看着小主人,嘴里“呜呜呜”的叫出奶萌音…
三郎能怎么办呢?只能碎碎念让臭臭小心一点点了。不是阿姐说怕臭臭身上有虱子,三郎都想带着臭臭一起睡了。
三郎进了二哥家的院子,二嫂好像和二哥生气呢,院子里冷冷清清的。
“二哥,阿爹让我给你送点过年的吃食!”三郎笑着说。
二郎的脸上露出喜色,小草刚才掉眼泪呢,刚成亲分家,过年啥都没有买。
二郎接过篮子,送进膳房。宽敞的膳房除了灶后堆满了柴火,有些空荡荡。
三郎跟着进来看了看,他指着米缸旁边说:“二哥,你做个兔笼吧,放在这儿。我给你两对兔子。养大了会生小兔子,长大了卖了,家里就有银子买盐巴了!”
二郎高兴的说:“好!好弟弟,二哥记下了!”
院子里,眼眶里眼泪打转儿的朱小草破涕为笑,二叔和三郎小叔子都在帮他们呢…
给老族长准备的年礼,除了送一块肉,还有一坛黄酒,一罐茶叶。唉…活一天算一天了,让老叔尝尝一百二十文一斤的酒,让他乐呵乐呵。
胡老二提着篮子大步走去族长家,一路上都能闻到村里饭菜的香味。
老族长坐在堂屋里烤火,见到有人进了门,眯起眼睛打量半晌才看清是二娃子。
胡老二把肉和酒、茶叶放在桌子上,王氏不住的道谢。
和族长打过招呼,回到家后,胡老二又拎着菜篮送去大哥家。
胡老婆子自从得了两个金花生,整日守在她的房间里不出门,金花生藏在哪里她都觉得不安全。
藏起来后又担心自己会忘记藏金子的地方,胡老婆子的精气神儿每天都围绕着这两颗金花生…
家里来客人了,她都是小心防备着,害怕她的金花生被人偷走!
这两颗金花生,意外的转移了胡老婆子的注意力!被大儿子夺走了管家之权,她也是毫不在乎。
搁以往,哪里敢和她提不让她当家的事。大朱氏如释重负,只要婆婆不撒泼打滚,在村里哭诉他们俩口子不孝就成!
现在家里的日子慢慢好了!
一家人齐心协力开了四亩荒地出来,小儿子分去一亩水田加两亩旱地,大儿子两亩水田两亩旱地。
听了小叔子的话,托了小叔子的福,分家后,这个家的变化太大了。
大朱氏看到小叔子送来的肉,不由得吞了吞口水,这么大的一块猪肉,切下一小块过年,其余的腌起来,明年一整年家里都有肉吃了!
胡老婆子收到了胡老二的孝敬银子,接过去后立即回了自己的房中,栓上门后,开始了找合适的地方藏她的银子…
胡老大给弟弟倒了一碗水,兄弟俩都不是多话的人,沉默的喝完水。
胡老二回家后,吃了三个女儿蒸热的肉包子,架上了骡车,往黄家村而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