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过关!这墨家传人,果然是个只认实干的主,还好没继续纠结见面这事儿。”
为了让这位技术大佬尽快投入工作,
也为了向他展示一下“莫爷”的“无所不能”,
韩莫这次也算下了血本。
他集中精神,调动刚恢复不久的神力,
结合之前消耗功德推演出的沙盘地图和自身对周边环境的模糊感应,
将几处可能存在墨生所需特殊矿石和奇异硬木的大致区域,事无巨细地“启示”给了石头和田庚。
石头和田庚得了“莫爷”如此清晰的“导航”,
自然是信心百倍,当即组织起村里最精壮的汉子,
带上工具,浩浩荡荡地出发寻宝去了。
不得不说,“莫爷”的指引就是靠谱!
没过多久,队伍就兴高采烈地回来了。
他们不仅找到了墨生清单上指明的那几种带有奇特金属光泽的矿石,
还在一处陡峭的山壁下,
发现了几株砍上去火星四溅、质地坚硬到匪夷所思的古怪大树。
“墨先生!您看!都找回来了!”石头兴奋地将东西展示给墨生。
墨生上前仔细查验,
拿起一块矿石掂量,
又用随身携带的小巧工具刮了刮硬木的表层,
眼神中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色。
“尚可。”他言简意赅地评价道。
材料到位,这位墨家大佬终于要开始他真正的表演了!
只见他从背后那个看起来平平无奇,实则内有乾坤的工具箱里,
取出了一块鞣制得极为光滑平整的大块兽皮,铺在地上。
又拿出几根长短粗细不一、笔尖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画笔”,
蘸着一种色泽漆黑、带着淡淡松香味的特制墨,开始在兽皮上飞快地绘制起来。
他的手稳得像磐石,下笔的速度却快得惊人。
直线、圆弧、各种复杂的几何图形,
以及密密麻麻的标注符号,如同行云流水般出现在兽皮上。
那专注的神情,那精准的线条,
看得围观的村民们,包括田庚在内,都屏住了呼吸,大气不敢喘一口。
“乖乖……墨先生这画的是啥?天书吗?”
“看着好厉害的样子!”
“比村里算命先生画的符还复杂!”
很快,一张张清晰明了,又蕴含着精巧构思的“设计图”就完成了。
有壕沟的横截面图,标明了深度、宽度和坡度。
有墙体的结构分解图,展示了石木如何咬合,如何填充。
有了望塔的整体和局部示意图,连榫卯结构都画得清清楚楚。
甚至还有几个造型古怪,带着轮子和木杆的器械草图。
图纸画完,墨生又从工具箱里取出一些小木块、细竹棍、麻绳之类的东西,开始动手制作模型。
他的手指灵活得不可思议,
那些不起眼的小零件在他手中仿佛活了过来,
快速组合,搭建起一个个小巧却结构精密的立体模型。
他指着其中一个模型,对旁边的田庚和石头解释:“此为新墙体之构架,外石内木,中填夯土,可抗强力冲击。”
又指着另一个了望塔模型:“塔基需深埋,主梁选硬木,榫卯连接处,以此法加固,方能稳固。”
他的讲解言简意赅,直指核心,田庚听得连连点头,眼中异彩连连。
但很快,新的问题出现了。
按照墨生的设计,无论是建造墙体还是了望塔,都需要搬运大量沉重的石块和原木。
尤其是从山中砍伐回来的那些坚硬无比的怪树原木,
一根就需要二三十个壮劳力一起上,才能勉强抬动,效率极其低下。
村民们累得汗流浃背,叫苦不迭。
墨生也皱起了眉头,他虽然擅长设计和制作,
但在如何更省力地搬运这些远超人力极限的重物方面,
似乎也遇到了瓶颈。他尝试指挥村民用滚木和斜坡,但效果依旧不理想,进度一下子慢了下来。
神龛里的韩莫,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机会来了!”
他等的就是这个时刻!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神迹”了!
他知道墨家擅长技巧和工具,
但似乎更偏向于精密的构造和防御器械,
对于基础的物理原理,
比如杠杆和滑轮这种能够极大放大力量的规律,似乎还处于经验摸索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韩莫立刻集中精神,调动神力,将两幅极其简洁,
却又蕴含着核心原理的“画面”,直接“投射”到了正在皱眉思索的墨生脑海中。
第一幅画面:
一根长长的木棍,下面垫着一块石头,木棍的一端压着一块巨大的方形石块,另一端,一个小小的人影轻轻一按,巨石就被撬动了。画面的旁边,还有几个简单的符号,隐约示意着力臂、支点和重物的关系。
第二幅画面:
几个圆形的轮子,用绳子巧妙地穿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滑轮组。绳子的一端系着一个沉重的物体,另一端,一个小人轻轻一拉,重物就被缓缓吊起。同样,旁边也有简单的符号,示意着力的分散和方向改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