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诞生之日,异象惊世。
那天,
苍穹以赤霞为舞,以霹雳为琴,伴凤鸣龙吟之声,为孤奏庆贺之曲。
异象流转九日,以至人族尽知。
孤满月时,
已能走会言,通晓万事。
神婴之名,流传甚远。
人族中,
有苍髯学者闻孤之异,甚惑,乃赴千里,寻究访真。
终见孤,畅谈多日,乃大喜言:“人族出一天生神明也!”
孤否曰:
“非神,乃人也!亦不愿为神,愿为人中之帝,日后凡人族见我,必尊我为人帝!”
言出,众皆惊。
……
人间灵气盛,四季粟谷丰。
至雁返十年后,
孤之气力,已冠绝天下。
非天生巨力,而是孤察天地之间,有一无形之气,可滋养万物。
草木受之,可盈,
禽兽受之,愈戾,
若人将其化之于身,可壮。
彼时人族虽强,
一日二餐,却也受天时地利所限,
生死存亡,也需避飞禽走兽所捕。
孤见后,
思忖良久,
遂拜别父母,行走人间。
此一去,
便又是十年。
无形之气纳体法,此十年中,已逐渐圆满。
孤之体魄,今可骇鬼神。
一步迈,能行万里遥。
一气闭,能海中畅游。
劈浪,搬山,入地,飞天,无所不能。
世人多信神魔之谈,言神居于九天之上,魔伏于九幽之下。
孤甚奇,
遂入地,未见魔,只见浊气之地。
再上天,未见神,只见清朗空域。
故明世人言之神魔,乃笑谈耳。
此十年中,
人间沃野,孤已访遍,
众生百态,明晓心头。
若遇受天灾所害者,孤便移山倒海,助其复存希望。
见命悲运苦者,孤亦将财尽予之,授其生存之法。
逢执迷祈天拜神,执迷不悟者,孤亦有拳脚,助其头脑清明。
每遇拜谢,
孤不留本名,只言:唤我人帝。
如此十年,
孤于人族中威望越盛。
如今天下,有人不知畏天,不晓敬神,但皆知人帝之名。
……
雪融春花开,又是一年来。
在孤行走人间后,
地龙不敢翻,好雨知时节。
黎民百姓再难遇大灾大难,
凡种必收,人人安居,故人族以达七百亿之数。
而孤,
亦在人心齐举下,被尊为天下之主。
人主者,
唤作……人帝!
过去,
人间无主,无扛鼎抱薪者,无理天下杂事者。
如今,
孤为人帝,
有号令天下之能,有翻天捣浪之力,有为人领路之心,必带人族欣欣向荣!
田间地头,
孤召集天南海北追随而来的诸位臣子,
取出那本耗费十年编撰的《纳体法》,曰:“孤有一法,可令天下人人如孤,还望诸位传于天下……”
有臣子谏曰:“不可!若人人如帝,则人帝便不再为人帝。”
孤摇头,
辩曰:“若人间有不再需人帝那日,便证明天地中已再无为难人族之事。
既如此,孤自会欣喜退位。
孤为人帝,非贪权恋位,而是年幼时见众生如无王狼群,无头之鸟。
于是,心中便生一股气,愿为引路人也。”
闻言,
臣子尽哑然,
众人抹泪愧领《纳体法》,拜人帝后,各自而去。
又历三年,
孤已二十有三,仍忙碌于人间各处,救天灾,缮人祸。
《纳体法》已渐渐远传,
孤闻如今天下,天骄频出,更觉欣喜。
传法之事非一世之功,孤虽自觉力壮,但不免忧虑百年之后,
今见似孤者天下尽是,大慰!
如此,
这人帝之位,
孤死后,后继有人也。
孤之践,亦后继有人也!
此言话与旁人听,皆笑曰:“人帝尚壮,乃千万年之相,何故忧虑甚远?”
孤亦笑。
但此日之后,竟谣传“人帝忧心天下,时日无多。”
谣言四起,孤百口莫辩,
那日后,
上门求亲者络绎不绝,多有秀丽女子,带怜孤之意,愿与孤行敦伦之礼……
孤虽整日忙于各处,
但不免撞见几位上门访客。
见其多有软泪涟涟,不免大感无语。
……
又过三年,孤已二十有六。
虽求亲者仍有,但已习惯。
此乃小事,
孤关心大事,乃《纳体法》传播之举。
那日传法众位臣子,不负孤望,今天下人,竟已有小半数皆学《纳体法》。
善!
照此势头,不过百年,人间必与那传说神界一般。
这日,
孤喜气洋洋重划河流走势后,归家。
而进屋便见一中妇立于室内,看向孤位,目光烁烁。
孤惊曰:
“好端端求亲,怎还溜门撬锁?你是谁家女儿之母?”
那少妇虽显三十芳龄,却不见疲态,听闻此言,恼怒万分:“你怎敢如此辱我?我乃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