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全都屏住了呼吸,生怕发出的气息会影响到他。
袁战臂膀如铜铁般坚硬,手指稳定地扣住箭尾,呼吸均匀如一。
突然,他的眼神一变,捏住箭尾的手指松开,箭矢如闪电般射出。
“啪!”
一声清脆的响声,箭矢正中靶心,激起了一阵低沉的振颤。
“好。”
高悠等人顿时爆发出一片喝彩声。
袁战神色自若,丝毫不为高悠他们的喝彩声影响。
面容平静如水,从容地取过第二支箭,轻轻搁置于紧绷的弓弦之上。
缓缓拉开弓身,动作流畅而充满力量,双眼凝聚成一束锐利的光芒,精准无误地锁定在靶心之上。
随着一声干脆利落的响动,袁战毫不犹豫地松开了握箭的手指,第二支箭矢如同离弦之电,划破空气,直指靶心。
箭矢命中靶心,再次响起一声清脆悦耳的回响,与第一支箭一样,分毫不差,正中红心。
接着,袁战又展示了连射技艺。
从取箭,到射出箭支,动作如行云流水。
每一箭皆在眨眼间脱手,犹如有灵之物,精准无误地穿透虚空,直击靶心,激起一圈圈令人赞叹的涟漪。
高悠与众人见状,喝彩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无不为袁战那超凡入圣的箭术所震撼,心中满是钦佩与折服。
这时,袁战突然往后又退了五十步,与箭靶的距离已经相隔到一百五十步。
这样的距离,不仅瞄准更难,而且箭的杀伤力,也大大降低。
袁战站定之后,深吸一口气,拉弓如满月,瞄准靶心,箭矢如流星般射出。
“啪!”
一声震响,箭矢再次命中靶心。
而且箭头与百步距离射的箭一样,深陷箭靶里。
“好……”
众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高悠也忍不住站起来,与大家一起鼓掌欢呼。
袁战微笑把弓箭放下,走到高悠跟前行了一礼,道:“王爷,小人献丑了。”
高悠伸出大拇指道:“老袁,好本事,让我大开了眼界。”
“谢王爷。”
高悠对赵卓道:“你明天去甲仗库,领一些弓箭回来。
从明天开始,你们除了要跟袁战学习武艺外,还要把射术给我练好。
一月之后,我要亲自检验你们的武艺与箭术成果。”
在这个枪炮未现,冷兵器主宰战场的时代。
弓箭就是最好的远距离杀伤利器。
一个神箭手,就能对十几人。
高悠要把手下这些侍卫,全都打造成神箭手。
以后再遇到什么事情,弓箭齐射,别说人了。
就是神仙也能把他射成刺猬。
高悠越看袁战越高兴。
这样的人才可遇不可求,这次算是让他捡到宝了。
“袁教师,走到里面坐下聊。”
高悠跟袁战肩并肩回了大厅。
就在高悠为得到袁战这样的高手,高兴的时候。
御书房里。
烛光摇曳,映照在皇上那张沉稳而威严的脸庞上。
他坐在龙书案之后,手中面前放着江北巡御史快马加鞭送来的奏折,目光深邃地扫过字里行间。
“江北突遭水患肆虐,百姓生计艰难,知府罗腾松虽身心俱疲,仍力保一方安宁。”
皇上念到这一句,眉头皱了起来。
因为江北近日并无大灾,如何会有水患之说。
他继续往下看,发现奏折后面提及的赈灾粮草和救济银两,数额之大,超出了其他地方的总和,让他更加疑惑。
皇上放下奏折,皱眉思索。
江北乃富庶之地,即使真的遭遇水灾,也不至于需要这么粮草和银两救济。
“这里肯定有问题。”
皇上正要提笔作批示。
一名太监推门进来,道:“陛下,兵部尚书余大人在宫门外候见,有紧急军报要呈送。”
“宣。”
片刻之后。
御书房的门被推开,兵部尚书余权急步而入,手中捧着一封战报,快速走到御书案前,双膝跪下道:“陛下,西北边境有紧急军情!”
李富过去把战报接过去,转呈给皇上。
皇上打开战报看了一下。
原来,大恒西北边陲的坚固壁垒——延凉府。
正遭受西狄十二万大军的猛烈围攻。
延凉府,位于西北边境的要塞,控制着通往大恒内地的重要交通线和商贸路径。
一旦延凉城失守。
大恒朝在西北的防御体系就会出现缺口,西狄军很容易就可以深入内地,威胁更多的城池和人口密集区。
看完战报,皇上眉头微皱,手指轻轻敲着书案,思索着应对之策。
房间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沉重,仿佛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味道。
余权在一旁静候,眼中闪烁着担忧:“陛下,延凉城中兵力已经不足四万,粮草只能坚持十日。
如不能尽快救援,一旦城破,城中数万百姓将遭到屠杀。
情势万分紧急,请陛下速下决断。”
皇上放下战报,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向远处的夜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