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萧如薰嘴角微扬,发出一声轻笑,然后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几位将领,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笑容,开口说道:“你们看!”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那伙鞑子军队正分散开来,呈现出一种松散的阵势。萧如薰接着笑道:“瞧瞧这些鞑子,分得如此之散,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们根本就没有强攻的心思啊!依本将来看,他们无非就是想用抛射的手段来消耗我们的兵力罢了。不过嘛,本将倒是觉得有些奇怪,这伙鞑子看起来似乎并不想打仗,但不知为何却又硬着头皮冲了过来,其中必定有什么缘由。”
一旁的一名将领点头附和道:“将军所言极是,骑兵攻城,那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干!”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萧如薰目光一凝,果断下令道:“传我的命令下去,让全体将士们做好防护准备!等敌人再靠近一些,便用火枪给予他们迎头痛击!切记,要瞄准他们的马匹开火,尽可能多地打下他们的战马!”
随着命令传达下去,城墙上的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迅速靠近垛口,每三人为一组,紧密配合。一人手持大盾,高高举起护住上方;另外两人则紧握手枪,严阵以待。就这样,当敌人的箭矢抛射物袭来时,只听得噼里啪啦一阵乱响,那些攻击就如同挠痒痒一般,丝毫无法对守城的士兵们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
黄河南岸大营。
中军帐内,三边总督魏学曾正端坐在案几之后,紧紧盯着手中刚刚送达的信件。只见他时而微微颔首,时而露出满意的笑容,似乎对信中的内容颇为赞赏。过了一会儿,魏学曾放下信件,轻轻抚摸着自己下巴上那缕长长的胡须,然后将目光投向了此刻正恭敬地跪在地上的一名夜不收士卒。
“你说,你家将军乃是萧如薰?”魏学曾面带微笑,声音温和地开口询问道。
那名夜不收士卒连忙叩头应道:“回大人话,正是我家萧将军!”
听到肯定的回答后,魏学曾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赞叹道:“哈哈哈哈哈,果真是将门虎子啊!想当年,萧同知驰骋疆场,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其子亦是如此英勇不凡,真乃我大明之幸事也!萧同知当真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站在一旁的监军梅国帧闻言,脸上也浮现出一抹惊讶之色,随即开口问道:“可是那位五军都督同知萧老将军?”
“正是!”魏学曾点了点头,接着又捋了捋长须,饶有兴致地笑着说道,“梅大人,你可知这萧如薰的夫人又是何许人也?”
梅国帧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忙不迭地追问道:“噢?还请魏大人明示。”
“前兵部部堂杨兆杨部堂的独生爱女!”
一旁的梅国帧难以置信,眉头紧蹙道:“不会吧?杨部堂乃是我朝文官中的佼佼者,德高望重、才华横溢,怎会将其掌上明珠许配给那些粗俗不堪的武人丘八呢?实在令人费解。”他一边摇着头,一边流露出深深的疑惑之情。
然而,魏学曾却连忙摆手反驳道:“梅大人您这话可就有失偏颇啦!这位萧如薰将军绝非普通的武夫士卒可比。他自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可谓是满腹经纶。不仅如此,他还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武艺,真正称得上是文武双全之士。而且仪表堂堂,气宇轩昂。若非如此,又怎能在叛军凶猛的攻势之下,力保平虏城安然无虞呢?依本官之见,此人必定是我大明新一代的璀璨将星,前途不可限量啊!”
听到这番解释,梅国帧先是一愣,随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恍然道:“哦!原来如此,怪不得……”此时此刻,他心中的疑团终于解开。要知道,他们这些文官向来对那些赳赳武夫心存轻视。通常情况下,即便是手握重兵的地方总兵官,在面对区区七品知县时,亦不敢有丝毫的傲慢与自大。
而听说萧如薰自幼读书,两人对萧如薰有了一些好感。在他们眼里,读过圣人之书,虽然没有功名,那也算半个自己人了!
自朝廷接到宁夏叛乱以来,每天传来的都是噩耗。河西四十七座堡垒短短的不到半个月内相继沦陷。只有在今日才得到如此的好消息,怎不能让咱们这个魏总督高兴呢!
“来人,笔墨伺候!”
魏学曾拿起毛笔,洋洋洒洒写了一封折子。
“请旌平虏城参将疏。
臣学曾惶恐顿首,谨上书于陛下。
河西之境,迩来祸起萧墙,逆贼悖乱,纠集丑类,肆行猖獗。四十七堡,皆陷贼手,烽火连营,阴霾蔽日,苍生涂炭,城郭为墟。贼势汹汹,如狼似虎,所过之处,鸡犬不宁,财物掳掠,百姓流离,边地之民,几无宁日。
然平虏一城,宛如中流砥柱,岿然独存。参将萧如薰,忠勇兼备,智略过人。贼屡犯城垣,皆赖其调度有方,指挥若定。每临战事,参将身先士卒,披坚执锐,亲冒矢石,激励士卒奋勇向前。城上矢石如雨,城下喊杀震天,参将毫无惧色,运筹帷幄,或设伏以待贼,或奇袭以扰敌,贼之攻势,屡屡受挫。
其麾下将士,亦皆效命,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虽敌众我寡,然皆以必死之心,守此危城。伤而不退,死而不悔,血洒疆场,马革裹尸,何其壮哉!以此忠义之师,故能屡次击退逆贼,保平虏之安宁,全边民之性命。
今河西诸堡,多已沦陷,独平虏能坚守不失,实乃参将萧如薰之功也。其于危难之际,临危不惧,力挽狂澜,以一己之身,扛社稷之责,保境安民,厥功至伟。
臣以为,参将萧如薰,忠勇可嘉,谋略出众,于国家有安边之绩,于百姓有救难之恩,理当论功行赏,以彰其德,以励军心。伏望陛下念其功绩,破格擢升,厚加赏赐,以旌其劳。如此,一则可慰忠勇之士,二则可励三军之心,使天下将士,皆以参将为楷模,奋勇杀敌,保我大明疆土,护我黎民百姓。
臣学曾不胜恳切,伏乞陛下圣裁。
臣学曾顿首再拜!”
喜欢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