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兵部刚刚送来了萧如薰的请战书没过多久,内阁那边关于提议让萧如薰出任此次出征朝鲜之主帅的折子也很快送达到了御前。
此时此刻,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栩钧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他的心情可谓是好到了极点。遥想这么多年以来,自己与那帮难缠的文官集团之间明争暗斗,但却从未像今日这般赢得如此酣畅淋漓、大快人心。
自从张居正过世,朱栩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高兴!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更是其乐无穷!
帝王的终极快乐!天下尽在掌握的感觉,真好!
“萧爱卿当真是朕的福将啊!有此良将辅佐,实乃我大明之幸事!”朱栩钧不禁由衷地发出一声感慨。
“准了!”
朱栩钧大笔一挥,司礼监太监张耀用印,这件事总算是定了下来!
在原历史中,这时候宁夏叛乱还没有结束,而大明也没有精力去管朝鲜的事!
自己家的事还没处理好,哪有空管其他事?因此,万历皇帝勒令内阁和兵部拿出一个方案,缓解局面,让朝鲜的局势不要恶化!等大明解决了国内问题,再参战也不迟!
内阁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兵部尚书石星。这个工作可不好做啊!倭国士兵可不会给你石星面子,可不管你什么兵部尚书!你说缓解就缓解啊!
石星很聪明,很快想到了一个实在算不上办法的办法。
没错,这个办法便是和谈!
若是将此事放置于其他朝代,也许并不能算做是什么大事。然而,请千万记住,这里所谈及的可是铁骨铮铮的大明朝啊!
若以现代之人的视角去审视大明的诸位皇帝,便能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着许多令人不甚满意之处。有造侄儿反的;有的则痴迷于斗蛐蛐玩乐的;还有的选择出国留学以求增长见识的;更有甚者竟会自己册封自己为大将军;还有那些一心追求修道成仙之术的;甚至还有仅迎娶一房妻子的皇帝等等,诸如此类之事不胜枚举!但无论如何,有一点却是绝对不容抹黑的——那就是大明始终坚守着“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的原则,且“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正因为如此,大明朝如今才能拥有着数量众多的“明粉”。
就拿崇祯皇帝为例吧,人们固然能够指责他治国理政方面能力欠佳,可以骂他无能,但却无法不对他以身殉国的无畏勇气表示由衷钦佩!
而如今提及的和谈一事,则意味着必须舍弃掉朝鲜的相关利益。对于向来心高气傲的大明子民而言,这不啻于等同于割地赔款之举啊!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政治红线,莫说是身为兵部尚书的石星了,即便是高高在上的万历皇帝陛下,亦是绝无胆量涉足的雷区呀!
石星当然也不敢,不过他却打了个擦边,让一个算命为生的沈惟敬冒充使者谈判。
不的不说,这家伙的确是的人才。可以说他是天下第一大忽悠。
沈惟敬到达朝鲜义州后,面对朝鲜君臣,丝毫不慌,忽悠说天朝将派百万大军前来。朝鲜王李昖顿时把他当作了救星,每天好吃好喝,大把美女陪着。
没过几天,他仅带两个随从来到平壤城下。面对日军第一军团长小西行长,他镇定自若,先是责骂日本天皇和关白丰成秀吉,又警告小西行长“天朝百万大军已到辽东,你们死期将至” 。这一番操作竟让双方谈成停战近两个月之久。
次年,又代表大明和日方进行和谈。
沈惟敬见到了丰臣秀吉,丰臣秀吉提出“秀吉七条”,分别是娶明朝公主、发展双方贸易、日本与大明永结同盟、朝鲜南部半边土地割让给日本、朝鲜送王子一名到日本作人质、日本释放被扣押的朝鲜贵族、朝鲜方面承诺永不背叛日本等要求。
这样的条件怎么可能被接受?但沈惟敬回国后对这些条款只字不提,还吹嘘已搞定日方,不久日方将送上投降书。后来献上了伪造的日本“关白降表”,万历皇帝大喜,派出使团去日本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册封时,丰臣秀吉得知实情后暴怒,不久日本再次入侵朝鲜,史称“丁酉再乱”。
不过此时的沈惟敬没有机会了!萧如薰的忽悠能力可比他高多了去了!
………………
直到八月底,宁夏兵,大同兵,陆续到辽东开始集结。
浙兵走的是海路。兵部和户部听取了萧如薰的意见,这些船运送完部队后将来可以当作运粮船,可以减少陆上的损耗。
就在这个时候,京城之内的那些功勋贵族们也纷纷行动起来,陷入了一片繁忙之中。众多勋贵都怀揣着殷切的期望,盼望着萧如薰能够带领他们家族中的年轻子弟一同踏上征程,闯荡一番天地。因为他们心里非常明白,如果今后无法参与战争、建立军功,那么自身便失去了被朝廷所看重和倚仗的价值,想要在朝堂之上稳稳地站住脚跟将会变得异常艰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