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没想到的是,这事居然被朝堂上大部分人的反对。
龙椅上的朱翊钧攥紧了手中的奏本,指节发白——那是山西巡抚王汝训连夜呈上的万言书,字字泣血:"大同、太原天亩虽多,然皇庄一立,膏腴尽入内帑,三晋必成饿殍遍地!"
户科给事中杨恂已出列叩首,额角重重砸在青砖上:"祖宗成法明令'民田不可擅夺',陛下若行此策,恐天下田土尽归宦竖之手!"
朝堂上反对的声浪如潮水般翻涌。御史台的老臣们抖着疏奏历数前朝之祸:正德年间皇庄膨胀至三万七千顷,宦官纵马圈地,河北百姓的麦苗被马蹄踏碎,老农持锄拦驾反被锦衣卫杖毙于道旁。更有山西籍官员含泪陈情,大同乃九边重镇,卫所军户世代垦荒戍边,若将无主之地尽数划为皇庄,军屯必遭侵蚀,"届时鞑靼铁骑叩关,边军却无粮可食,大明北疆危矣!"
反对的奏章雪片般堆满御案,字里行间俱是血泪。工部主事赵南星在密折中揭发:去岁保定皇庄丰收,管事太监竟将七成收成充作"损耗",余下三成中两成孝敬司礼监掌印,真正入内库者不足半成。更骇人者,有庄头为扩田界,夜焚民宅伪作"无主荒地",致使蔚州十七户流离失所,幼子冻毙雪中。山西道监察御史冯从吾更痛陈:"所谓无主之地,实为战乱抛荒之田,百姓避祸山林,春归则见阡陌尽插黄旗——此非陛下夺民口粮乎?"
文华殿的铜壶滴漏声声催人,首辅王锡爵颤巍巍捧出《皇明祖训》,泛黄的纸页上朱元璋朱批赫然在目:"凡皇庄所至,必生民变。"老首辅白发萧然,伏地泣告:"陛下可知蓟州皇庄庄户近日联名血书?三千人画押按印,难道陛下视而不见呼?"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朱翊钧坐在龙椅上,听着朝堂上如潮的反对声,心中又怒又恼。他本以为推行皇庄之事能顺利进行,却没想到招来如此多的反对。他的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大臣们,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就在这僵持之际,司礼监秉笔太监突然匆匆入殿,在朱翊钧耳边低语几句。朱翊钧脸色大喜,猛地站起身来。
“刚刚来报,从倭国运来的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已经抵达天津大沽口!”
“臣等恭喜陛下!”
“行了!客套话就不要说了,朕今日就好好地和各位爱卿谈谈心!”朱栩钧的声音略微有些高亢,显然他的情绪有些激动。
他环视了一下朝堂上的大臣们,继续说道:“诸位都以为朕设立皇庄是为了增加内帑?”他的目光落在了几位大臣身上,似乎在等他们回答。
然而,朝堂上一片沉默,没有人敢轻易开口。
朱栩钧见状,冷笑一声,接着说道:“这几百万顷的土地,朕要是不管的话,这些田能落到大明百姓手里吗?”他的语气越发严厉起来。
“你们看看,整个山西都成什么样子了?居然出现了通敌卖国的乱臣贼子!更恐怖的是,很多地方官员,甚至在座的很多都与他们有往来!”说到这里,朱栩钧猛地一拍龙椅,“你们当真以为朕不知道吗?”
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让在场的大臣们都不禁心中一紧。
喜欢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